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87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姐,这么多野猪你准备怎么办呀?”这两天,秦澜悦、张水儿和宝笙在仓库里教一些和她们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学编绳结,每天的日子也都过得很忙碌。

    “留着过年吃,先把肉都冻上或者腌制起来,今年人多,一道道菜做太麻烦了,到时候就吃大锅菜!”百味客栈那边有很多的铁炉堂子和锅,到时候都拿到后院来,就在这院中做大锅菜吃。

    “姐,什么是大锅菜?”秦澜悦好奇地问道。

    “就是把猪肉、白菘、豆腐等炖在一起吃,到时候再让人多炸一些萝卜丸子,保准你吃的嘴里流油!”秦澜心笑着说道。

    秦澜心这话一出口,好多人都馋了,秦澜心的手艺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只要她一出手,那定是美味佳肴。

    过年期间被秦澜心带回来的小凤村的村民也没有闲着,只要有些力气的,都会起来帮着干活。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办年货的时候,秦澜心让人去内渔巷买了不少的东西回来,而这时候女工们绣出来的十字绣也已经有不少。

    这天,秦澜心检查过女工们的十字绣之后,来到了药庐找钟敬轩。

    “三爷爷,钟昂一直呆在福江口真的没事吗?我今天早上又接到皇后的密信,她希望钟昂能回京过年。”齐硕早几天就应该离开,但钟敬轩和他自己都不说要走,秦澜心提了几次都没答应。

    “这个决定是硕儿自己下的,可能瑜儿还没有收到硕儿的信,放心吧,今年就让硕儿在福江口过年。”钟敬轩也没有想到齐硕小小年纪便已经有忧国忧民的意识。

    此刻远在京都的皇宫里,好几日茶饭不思的钟瑜似乎没什么精神,虽经常收到福江口的来信,但见信和见人是不一样的,她好想儿子呀。

    齐佑每日必定来看钟瑜两三次,更会常常陪她一起吃饭,他也想儿子,太后也想,但齐硕作为皇子,他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能因为他年纪小,就放不开自己的手脚。

    这天,两个人又坐在一张桌子上闷不吭声地吃着饭,突然近身太监送来了齐硕写得信。

    钟瑜拿到信就急急地打开,看完之后不知道是欣慰还是失落,竟默默地流起了眼泪。

    “瑜儿,你怎么了?信上写得什么?”好多年都没有看到钟瑜眼泪的齐佑有些慌了,赶紧扶着她问道。

    钟瑜微微把脸转向一边,并将手中的信递给了齐佑。

    齐佑拿起一看,信里面是齐硕还尚显稚嫩的笔迹,但不多的几行字也已经让齐佑了解是什么事情,信中说因为下雪庄园里进了很多灾民,齐硕要跟着秦澜心一起帮忙,今年就不回京过年了。

    “硕儿他小小年纪心中便有了百姓,瑜儿,这是好事,也是我大魏朝的幸事。你不要伤心,到了年后我一定派人把他给接回来!”齐佑轻轻地拍了拍钟瑜的肩膀以示安慰。

    “不用了!”钟瑜摇了一下头,“年后恭亲王府要为我娘举行寿宴,福慧县主已经接到了请帖,到时候让硕儿和她一起回京都吧。”

    “都听你的!”齐佑觉得钟瑜已经想通了一些事情,这是好事。

    说起恭亲王府的寿宴,他也是觉得奇怪,这么多年一直不喜欢他这个皇帝女婿的岳母突然决定要办寿宴,而且还邀请不少的人,真不知道这个从不过问其他事的岳母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

    与皇帝有同样疑问的还有很多人,每个人都在猜测一向沉寂在恭亲王府多年仿佛这个女主人不存在一样的贺芳晴,为什么要重掌恭亲王府的大权呢?

    “王妃,厨房里已经安排了咱们的人进去,账房那里也有咱们的人,采买的婆子我已经握住了她的把柄,她不敢不听话。”离新年还有三四天的这天晚上,孙嬷嬷给贺芳晴汇报她这段时间的成果。

    “嗯,多安排一些咱们的人进去,让红俏和红赏耳朵都灵一些,不安分的都给我打发走,别管是谁的人!”既然钟逸和秦澜心日后是要住进恭亲王府,而且还不打算离开,那么这王府里的一些小鬼就让闲着无事的她都给发配到阎罗殿里去。

    贺芳晴虽是国公府的闺阁之女,但她骨子里有着贺家的血性,她喜欢拿针拿线,但让她拿起刀杀人,也同样不在话下。够狠,便是她从不为人知的那一面。

    “是,奴婢知道!”

    孙嬷嬷早就手痒痒了,这些年要不是贺芳晴懒得管王府里的事情,对有些事情干脆两只眼睛都闭着,她也不会憋着一股气在心里,这下子王妃为了钟逸和秦澜心可是要大展拳脚了,她的主子从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小姐,看玉夫人和宁夫人还能嚣张多久。

    “福江口那里可是有什么消息?那孩子可好?”贺芳晴也时时都在关注秦澜心的动静。

    孙嬷嬷将探听到的消息告诉贺芳晴,说是福江口下了场很大的雪,有不少山里的百姓都受了灾,其中一部分被孙铭淳安排在码头上的灾民区里,另外一部分在秦澜心的百味庄园里住着。

    还说,秦澜心为了筹集粮食亲自带人去山里打猎,一下子猎到五头大野猪,她白天忙的团团转,晚上还要回到书房为贺芳晴准备贺礼到深夜。

    “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歇歇呢!手底下那么多人,哪指望她一个主子整天忙东忙西,还有我那寿宴哪有什么重要,她根本不必为我费心准备什么礼物,这孩子能出现在逸儿的生命中,便是对我这个当娘的最大最好的礼物了。”贺芳晴心疼地说道。

    孙嬷嬷一听就笑了,这福慧县主还真是个有福的,能这么入贺芳晴的眼,于是说道:“王妃,您还不知道吗!县主就是个赤城的性子,虽然外人看着她身份地位变高了,但她自己却没有当成一回事,对待所有人还和以前一样,这样的秉性最是难得,说来还是王妃您有福气,遇到这样一位儿媳妇。”

    “呵呵,嬷嬷说的是,这不是我有福气,是逸儿有福气,这一生他能遇到一个顶好的女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如今这心愿即将实现,我却不能让别人破坏得了。你把那两院带进府里的姑娘给我看紧了,我的逸儿岂是她们这种贱婢能肖想的!另外,你再送几个能干的丫头到福江口,可不能累坏我的儿媳!”现在贺芳晴眼里,秦澜心是怎么看怎么顺心,其他人一点儿也引不起她的兴趣。

    孙嬷嬷点点头,然后又说道:“王妃,您先别急,那两院的人不足为惧,只把她们当成小丑一般看待。至于送人,县主身边现在有杨婆婆在呢,她调教出来的人可是比奴婢调教出来的人好上很多,您不如让几个丫鬟先把县主以后住的院子给管好,也免得日后有什么不干不净的人进去。”

    “嬷嬷说的是,这件事情你去办吧,先问问逸儿日后让那孩子住在哪个院子!”虽然八字刚刚有一撇,但贺芳晴已经想了很远,甚至这段日子她连钟逸和秦澜心日后孩子的名字都给想好了。

    这辈子,做不了最好的娘亲,她就要做最好的祖母。

    秦澜心年前特别忙,而贺芳晴想到的杨婆婆也已经想到了,她觉得秦澜心现在身边的确是需要几个能干的丫鬟相助。

    于是,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她将自己调教了近两年的十几个丫鬟带到了秦澜心的面前。

    杨婆婆告诉秦澜心,按照大魏朝规制,三品以上官员家的嫡女身边需有四个一等丫鬟和四个二等丫鬟,而皇室亲封的公主、郡主身边需要有八个一等丫鬟,八个二等丫鬟,而秦澜心作为有封地的县主,其实地位比没有封地的郡主还要高,身边的丫鬟应该和公主、郡主一样多。

    “杨婆婆,我身边跟着这么一大串的人,做起事情来不太方便吧!”在秦澜心的印象中,古代的大家闺秀一出门,身边可跟着不少人,她现在有重双、重喜跟着帮忙,觉得已经足够了。

    ------题外话------

    另一章下午更新!

    ☆、第九十六章再到京都

    “县主,你现在身份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又是大魏朝有封地的县主,一切都要跟着规制来,否则便是对皇室规制的大不敬。再说,这些丫鬟并不需要时时跟在您的身边,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事情,是帮助您的左右手,也可以为您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在杨婆婆看来,除了这些丫鬟,秦澜心身边还需要有几个可用的婆子,日后嫁到恭亲王府,这些人能帮她省去不少的麻烦。

    “会这么严重?”秦澜心迟疑了。

    她知道古代人最重规矩,对于无法改变的现状,只有去适应,所以她也不再反对。

    见秦澜心想通了,杨婆婆忙给她说道:“县主,依照规制您身边应该有八个一等丫鬟,重双、重喜算两个,她们武功高可以保护县主的安全,而且县主也用得顺手。另外这六个一等丫鬟,就是她们!”

    杨婆婆让六个女孩往前走一步站在秦澜心的面前,让她仔细地看一眼。

    因为是日后常跟在自己身边的人,秦澜心一个个都看了一遍,模样称不上太出众,但容貌都很秀丽周正,而且明显能感觉出每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就如园中百花各有千秋。

    这六个人年纪都和秦澜心差不多大,分别叫重嫣、重雪、书灵、书玉、书香、书盈,其中重嫣、重雪和重双、重喜一样都是出自暗云阁,而其他四人虽是官奴出身,但琴棋书画都有涉猎,这两年也跟着杨婆婆学了不少后宅里的东西。

    对于这几个人,杨婆婆比秦澜心了解得更清楚,而秦澜心也放心让她安排这些人的去处。

    其中重双、重喜还和以前一样跟在秦澜心的身边随时听候她的差遣,重嫣帮她看着书房和小仓库,书盈负责管着二等丫鬟和三等丫鬟,书灵、书玉绣工好,帮着秦澜心十字绣上的事情,书香负责端茶、研磨之类的杂事,懂得医理的重雪主要负责秦澜心的吃食。

    自从身边有了八个一等丫鬟,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慢慢觉得自己轻快不少的秦澜心,也终于理解了杨婆婆的良苦用心,的确是为她省下了不少的时间。

    这个年百味庄园过得十分热闹,而自从秦澜心身边有了几个丫鬟,很多人开始真正意识到秦澜心的身份已经不同了,就连邓氏几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的,而是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安。

    秦澜心本想阻止,但杨婆婆一再告诫她要记住自己县主的身份,这些普通百姓无论与她关系如何亲近,见到她都应该有恭敬,不为别的,只因为她是县主,是福江口真正的主人,礼不可废!

    “怎么了,心丫头,是不是被杨婆婆说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钟敬轩见秦澜心这些天一见到杨婆婆就想躲,还躲到他这药庐里来了。

    时间一晃到了正月初八,秦澜心打算元宵节过后再启程去京都参加贺芳晴的寿宴,自从过了年,杨婆婆天天给她讲规矩,她都有些怕了,虽明知杨婆婆是为了她好,但她连宫宴都参加的人又担心什么王府的宴会。

    “三爷爷,我怎么觉得这王府好像比皇宫更可怕呢!上次去参加宫宴也没见杨婆婆叮嘱这么多,怎么这次去王府参加宴会,她就怕我会出事呢?!”秦澜心很是不解地看着钟敬轩问道。

    钟敬轩放下手中的草药,秦澜心给他倒了一杯热茶,他端在手里喝了一口,然后放在桌子上坐下说道:“呵呵,杨婆婆这是担心你!这次你去王府她又不能跟着,又担心你身边的那几个丫鬟到时候顶不住事。”

    “王府真有这么可怕吗?再说,重雪、书灵她们可都是杨婆婆亲自调教很久的人,我觉得她们已经很厉害了,只不过是参加一次寿宴,倒是比去闯龙潭虎穴还要令人担忧一样。”秦澜心苦笑地说道。

    “哈哈哈,你说得没错,也的确是没什么担忧的,到时候有逸儿和他娘护着你,我是没什么要担心的,更何况你现在还是县主,身份也不一样了。不过,你也不要小看后宅那些女人,这天底下最会生事的可就是女人!”钟敬轩笑着说道,迟早有一天秦澜心都要经历这些。

    在大魏朝,后宅里的女人整日里没什么事情做,不是争风吃醋,就是嘴巴闲起来说是非,更何况还有好几个不安稳的。

    钟敬轩已经大概猜出贺芳晴此次举办寿宴的目的,她是在为秦澜心的以后铺路,也是要出手教训一下那些不安分的人,让她们不敢轻易动秦澜心。

    还有,秦澜心过了年就快十五岁了,贺芳晴应该是想先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等到钟逸行了弱冠之礼,就想为他们办婚事。

    “三爷爷,我好像也是女人!”秦澜心“不满”地笑着说道。

    “呵呵,你是不一样的。心丫头,你虽然聪明,也读过不少的书,但京都那些后宅里的女人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恭亲王府作为皇后的娘家,地位显赫,但也同样被很多人‘惦记’着,你既然选择了逸儿,那么也代表着你们彼此都选择了对方的家人和生活,逃避肯定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退让也绝对不是理想的方式,明白吗?”

    钟敬轩知道秦澜心不欲与人为敌,但你善待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会同样善待你或者领了你的情,这个世上心思歹毒、忘恩负义的人太多,所以做人要懂得如何进、如何退、如何让、如何争,唯有这样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秦澜心明白地冲着钟敬轩点了一下头,说道:“三爷爷,以前我曾对弟弟妹妹说过,‘做人要懂得善而不懦,忍而不惧,仁而不愚’,我自己也会做到,您放心,我知道会如何应对!”

    听到秦澜心这样说,钟敬轩满意地点点头,看来是他和杨婆婆过于担忧了,秦澜心所明白的比他们想象的更多、更透彻,就如妙远大师当日在大悲寺看过秦澜心之后告诉他的那样:这是一个世俗中最有慧根的女子,拥有凡间红尘的性情,又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

    从钟敬轩的药庐回到西屋的时候,书香告诉秦澜心,刚刚秦澜兵来找过她,现在在书房等着见她。

    到了书房之后,秦澜心见秦澜兵正站在书架前看书,她这个书房平时只要通告之后都可以进来。

    “姐,你回来了!”秦澜兵见秦澜心进来,于是放下了手中的书。

    如今的秦澜兵已经十四岁了,再过两年怕是有钟逸那样高,而且因为勤练武,身材也比较健壮,有一股威武之气。

    “大弟,找我有事吗?”秦澜心和秦澜兵分别在书房坐下。

    “姐,我想去京都!”秦澜兵直截了当地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去京都?行,你也该跟着去见见世面了!”秦澜心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本她也有想法想带着秦澜悦、秦澜兵这次都去京都看看。

    谁知,秦澜兵摇了一下头,像是做了很大的决定一样说道:“姐,我不是去见见世面,我想进钟大哥的青龙营当兵!”

    “大弟,你不是说要去考武状元吗?怎么又想着去青龙营了?”秦澜心不解地看着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