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84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梁主簿听完秦澜心的决定,脸上更为欢喜,其实这片地方董李两家都有找梁家的主人询问过。

    这两家的目的,梁家主人和梁主簿都能猜出来一些,不过是看“邻居”是福慧县主的原因上,而不是因为那些土地和百姓,所以梁家主人很犹豫。

    也就在这时,和梁家主人有些交情的唐之彬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先把土地低价给县衙,然后县衙出面转给秦澜心,这样一来,梁家谁都没得罪,而秦澜心听完梁家买地的要求之后,一定会答应下来,这样也不存在秦澜心和董李两家争地的事情发生。

    于是,梁主簿就出面周旋这件事情,没想到真如脑袋一向不开窍的唐之彬说的那样,秦澜心听完之后立即就答应下来,还说只换主人不换租户。

    易主文书全都办妥之后,梁家特意从詹宁码头回来代办此事喜好舞文弄墨的二老爷梁宝方在仙满楼请唐之彬和梁主簿吃饭。

    三人坐下之后,梁宝方看着唐之彬笑着问道:“唐兄,你怎么知道福慧县主一定会答应梁家的要求买下这片地方?”

    唐之彬得意一笑说道:“这还不简单,福慧县主不像董家那样伪善,也不像李家那样过度精明,她有一颗真正善良的心,出身于百姓,就更会懂得百姓的艰辛,自然是最会善待百姓的最佳人选。”

    听完唐之彬的解释,梁宝方和梁主簿都点点头表示赞同,去年白石码头涌进大批灾民的时候,秦澜心所做的事情他们全都看在眼里。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当两日后梁家土地的主人变成秦澜心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也不知道那些租户们听到了什么风声,竟然都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百味庄园,拿出租赁土地的文书,一个个都说不租了。

    秦澜心觉得很奇怪,就让重双、重喜赶紧去打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另一方面又让人先把租户们都先聚在后院里。

    很快,重双、重喜就来了。

    她们告诉秦澜心,那些租户听说新主人是皇帝亲封的县主,怕不小心得罪贵人,最后全家不保,所以都不租地种了。

    “全家不保?我有这么可怕吗?”秦澜心仔细地回忆一下自己来白石码头这么久,似乎没做过什么让人觉得自己那么“可怕”的事情吧?

    唯一的一次或许就是把申婆子的手腕给打断,让很多人对她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但也不至于到“怕”这种地步。

    “县主,这肯定是有人故意给那些百姓散播您的谣言,奴婢一定帮您查出来这背后的人!”重喜觉得这些租户都一下子找来,肯定是背后有人推波助澜,要不然这些百姓也不敢一起找上县主的门。

    秦澜心点了一下头,然后起身去了后院,既然知道这些租户在担心什么,她想她知道该怎么应对。

    后院里,那些租户都显得有些惴惴不安,他们自然是想继续租地来种的,因为他们家里穷,买不起地,只能租地来种。

    虽然他们都是贫贱之民,但也各个惜命,与其到时候让秦澜心逼着把地要回去,不如他们主动退还,也能免了不必要的灾祸或者麻烦。

    听到有人喊福慧县主到了,租户们赶紧跪下行礼低着头,他们也都知道秦澜心曾是逃难到此的普通百姓,可今时不同往日,县主对于他们来说可是身份极高的贵人,因此都不敢抬头。

    秦澜心让这些人都起身,她也没往后院客厅去,就在院子里站着和他们说话。

    “我已经都听说了,你们原本是梁家的租户,这外边的四五百亩地这些年都是你们来租种的,我也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原本我是想缓两日再派人把你们都找来,既然你们今日都到来了,那么正好可以把事情说清楚!”

    秦澜心这话一出来,很多人都没有听出她说的话什么意思,单纯的百姓已经开始想,果真如传闻说的那样,秦澜心是想把地都给收回去。

    秦澜心见这些租户脸色已经变得灰败起来,知道他们是想差了,笑着又说道:“这些地现在都是属于我的,而我也打算重新规划一下,原本租给你们,你们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每年只要交给主家租子就可以了。但到了我这里,怕是要变一变,地还是需要你们来种,但是怎么种要听我安排。”

    这下子租户们都迷惑了,在大魏朝,但凡租种别人家地的,主人家从来就没管过租户们要种什么,每年只会催租,怎么到了秦澜心这里就又变得不一样了呢?而且听她的意思,她似乎还想让他们来种这些地。

    其中有个租户赵顺胆子大一些,但他也不敢抬头,只是战战兢兢地问道:“县主,您的意思是不是还让小民种那些地?”

    他家十几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就指望这租种的十来亩地养家糊口呢!

    “没错,地你们还种着,当然我也不会勉强你们,要是你们不想继续种这些地,待会儿我就可以成全你们。只是,在这之前,我希望你们大家能听我把话说完,然后再做出决定。我想先问一问,你们每年租子交上之后,一家人还能不能吃饱饭?每年能有多少积蓄?这些银钱可够你们平时的衣食住行?”

    这次,依旧是胆子大的赵顺回答道:“回县主的话,梁家的主家对租户们都不错,租子要的也少,只是田里出的粮食不多,除了交租、交税,小民一家也就勉强吃饱饭,至于积蓄却是没有的。”

    赵顺兄弟三个,都已经娶妻生子,但还是和他们的爹娘挤住在一个院子里,平时他们的妻子要照顾老人、孩子和家里,而他们也没有额外的时间去外边上工,只在家摆弄那十几亩地,希望一家人能吃饱饭。

    所以,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额外的积蓄,大人孩子也是好几年没买过新衣服,要不是主家好,愿意租地给他家,怕是他家只能去要饭了。

    “你们也都和他家的情况是一样的吗?”秦澜心又转向其他的租户问道,看到其中绝大部分的人都点了头。

    原以为有地种怎么也不会日子这么苦,可秦澜心忘了这里是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夏收、秋收的时候,看她田里的粮食和蔬菜收成这样好,很多人都吃惊不已。

    今年冬季之前,白石码头周围已经有很多百姓跟着她学习沤肥、储肥,打算明年春播的时候,也学着她的种田经验给地里上肥,让粮食、蔬菜都能够长势好一些。

    孙铭淳得知之后,也广贴公告,让百姓们不要只想着靠天吃饭,要学习种田之法,并把从秦澜心那里讨要的方法在福江口推广开来。

    秦澜心想了想对这些租户说道:“如果我现在依旧把地租给你们,但是我要统一管理全部都种成菜,比如一百亩地都要种成白菘,而另外一百亩地都要种菠菜,你们按照我说的去种菜,等到菜成熟之后只能全部运送到百味庄园来,我会按照大魏朝当季的合理菜价给你们,至于租金只需要一亩地一成的卖菜钱就可以,你们愿意吗?”

    这些人中有些脑子不笨的已经反应过来,秦澜心这根本就是把钱送到他们手上,其实她完全可以把地都收回去,然后雇人种地,到时候地里出来的东西她根本不需要再花钱买。

    而秦澜心想的是,这几百亩地既然是要准备用来种菜的,那么到时候她肯定需要雇佣大量的人来帮忙,倒不如还租给这些租户,一是没有违背与梁家的承诺,二是可以让这些租户有更好的生活,三是也顺便替自己解决了问题,四是这些租户为了菜能卖出更好的价钱,一定对这些菜地会很上心,这样菜的质量就得到了保证。

    “县主,您这话可当真?真的把地还租给小民,还只要一成的菜钱?”赵顺算是明白过来的一个人,此时他心里有些紧张。

    对于赵顺这个胆子大的租户,秦澜心算是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看着他温和地说道:“没错,一诺千金!只要你们答应我的要求,按照我说的用心种菜,我这个承诺就永远有效。而且,我可以当场就可以给你们写文书,然后到县衙公证。我虽是县主,但也大不过大魏朝的律法,所以你们不用担心!”

    秦澜心说的没错,她虽然是皇帝亲封的县主,但就是当朝公主犯了罪,大魏朝的律法依旧可以定罪、知罪。

    百姓们活在底层总以为身份高就一定代表着权利大,其实权利之上还有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也是大魏朝能够屹立这么久依然繁荣昌盛的根本原因。

    听到秦澜心这样说,已经有不少租户动了心,他们只想要活下去,现在有更好的活路,他们自然不想放弃,但还有一些人在犹豫。

    看出他们心中那最后不安的秦澜心说道:“我明白,要是全都种了菜,你们会担心没有粮食糊口,今冬这一季的粮食你们除了交税,剩下的都留下,明年春上按照我说的种菜,不到一季你们手里应该就有了银线,所以不用担心你们家里人会没有办法填饱肚子。”

    这下子租户们是彻底地被秦澜心感动到了,纷纷表示愿意按照她说的种菜,而秦澜心让人去把梁主簿和唐之彬都叫来了百味庄园,然后当场就与这些租户签了文书,最后这些租户全都欢欢喜喜地回了自家。

    赵顺更是高兴的都要蹦起来了,他家一共是十七亩田地,今冬种了十五亩的冬麦,二亩的白菘,而刚才百味庄园的大管家可说了,各家有菜的现在就可以拉到百味庄园,价钱绝对公道。

    所以,他一回到自家,就让家人赶紧把白菘都从地里砍回来,借了邻居的板车拉到了百味庄园,当场百味庄园负责接收白菘的人就给他把菜钱结清了。

    和赵顺一样动作的租户还有很多,接下来的好几天,百味庄园的后院都堆满了秋季新鲜的蔬菜,而庄园里负责做菜的劳工们更是日夜忙着洗菜、腌菜、封坛,冬季就要来了,这些菜京都要的急。

    “心丫头,三爷爷可是头次见到你这样的东家。这样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到的,呵呵?”钟敬轩很欣赏秦澜心的做法,善良又不失原则,而且是实实在在地为那些租户找到了更好的生存方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给自己解决了问题。

    这天晚上吃完晚饭,众人又都围在前院说话聊天,院子里点了很多灯笼,与天上闪烁的星星遥相呼应,很是静谧美丽。

    面对钟敬轩的询问,秦澜心放下了手中的绣线,这批样品成衣很快就做完了,她正帮着一起绣花样,于是说道:“三爷爷,其实要想到这个主意也不是很难,只要想着如何达到双赢的局面就可以了。这件事情表面上看着我这样做有些吃亏,甚至有些‘傻’,但‘吃亏是福’,相信最后赚到的那个肯定是我!”

    ☆、第九十三章十字绣法

    “澜心姐姐,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呀?”齐平涵一脸崇拜地看向秦澜心。

    她之前从未见过有秦澜心这样聪明的女子,就是暖玉郡主那些人也比不上秦澜心。

    “这个我也不知道,应该问我爹娘才对!”秦澜心笑着说道。

    “为什么?”齐平涵傻傻地问道。

    “因为是他们生下的我!”

    “那我没你聪明,是不是我爹娘没把我生的聪明?”

    “这个……”

    秦澜心被问住了,她不过是想调侃逗趣一下,没想到齐平涵会问得这样认真,还顺便把齐天乐和温氏给“怪罪”上了,她好像说错了!

    “你这孩子,娘怎么没把你生得聪明,是你自己不争气,整天就知道和你爹一样吃吃喝喝,不把心思用在读书女红上!”温氏灯下缝制着衣服有些“怒其不争”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娘,我哪和爹一样了嘛,我可没他那么好吃!”齐平涵反驳地说道。

    “我有那么好吃吗!”齐平乐也不乐意了。

    他发现自从一家人在百味庄园住下之后,本来还有些地位的他,现在在妻子儿女面前是一点儿地位都没有了,面子里子全都要丢光了。

    “呵呵,你呀!以后跟着你澜心姐姐好好学女工,瞧瞧你澜心姐姐那绣出来的东西,你能学到一半,娘我也就满足了!”

    温氏也是头疼,这女儿好歹是王府的嫡小姐,从小也有嬷嬷教她琴棋书画和针织女工,别的倒还算听话跟着学了,就是这针线一上手,齐平涵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一点儿都不像她的闺女。

    “娘,您还是杀了我吧,我拿起针线就哆嗦,刺绣太难了!”齐平涵和张水儿一样,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拿针线的那块料,她们宁愿劳心劳力去做别的事情,也不想和一根绣花针较劲儿。

    “难什么难!有些人比你年纪还小,拿起针线也能绣成一朵花!我看根本不是这刺绣太难,而是你这孩子没有耐心,要是苦心去学一样东西,哪有学不会的,我看都是我平时太纵容你了,从明天开始,你跟着我重新学绣!”温氏口气变得认真严肃起来。

    想着女儿就算出身高,也不能连基本的针线也不会,要不然以后说亲还不让人指着后脊梁说她一个大家闺秀竟然连针线都不会拿,也太丢人了!

    齐平涵脸当即就垮了下来,她只不过称赞了秦澜心一句“聪明”,怎么就惹得温氏这样“对付她”,她不要学刺绣,真的好难!

    一旁的秦澜心觉得是自己惹得温氏训斥齐平涵,所以心里很过意不去,她从很早的时候就不喜欢当父母的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虽然她没有经历过这种,因为她一直表现得很优秀,但也因为这样,让她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以至于朋友都变少了。

    “三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拿手的东西比别人强,既然平涵妹妹不喜欢刺绣,您就别逼她了。”秦澜心不忍心齐平涵被折磨得每天都不开心。

    “澜心,三婶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女人总有一天要出嫁的,就算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姑娘嫁到别人家做正室夫人,哪怕仆役成群,也有绣娘帮着做衣服,但自己也要会些女红,要不然岂不是会让别人笑话。”温氏自从见过秦澜心在那些样品衣服上的刺绣,就更加坚定了要重新教导自己女儿的心思,要不然她这个娘做得也太失败了。

    “谁爱笑话谁笑话,我不在乎!”齐平涵觉得刺绣太复杂了,她以前也苦心学过,可绣出来的叶子都是歪歪扭扭的,实在是难看,之后就再也没有信心了。

    “我也不在乎,女儿不爱学就不学,以后谁要是因为这个嫌弃她,我绝对不会让女儿嫁过去!”

    齐天乐的想法很简单,他以后又不用继承王位,三房的事情又一向简单,所以他也希望女儿以后能生活得快乐就行,他齐天乐的女儿什么都不用会,看谁敢嫌弃!

    温氏瞪了一眼齐天乐说道:“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爹,两个孩子才懒懒散散的,别的没学会,就学会吃喝玩乐了!”

    眼看这“战况”升级,秦澜心赶紧打圆场说道:“三叔,三婶,不如这样,你们让平涵妹妹跟着我学习刺绣吧,我知道一种非常简单的刺绣针法,没有一点儿刺绣基础的人都可以绣出好看的绣品出来,如何?”

    这话可把在场的人都给震住了,没有任何基础的人怎么能绣出好看的绣品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