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再给我四个包子!”来买包子的客人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看着空空的笼屉,秦澜心只有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不起客官,今天的包子卖完了,想吃您只有明天再来了!”
“刚才不还有一屉包子吗?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
原只是闻着香味买了两个尝了尝,谁承想会这么好吃,很多客人回头都想再买,却发现包子已经卖完了。
“各位真是对不起,今天我家第一次做包子卖,也不知道准头儿,明天早上一定多做一些,本店除了包子还有热汤面和凉面,大家也可以进来尝尝,两文钱一碗!”包子卖完了,秦澜心就开始推销自家的面。
来买包子的客人都有些失望,没吃的是光想尝一尝,吃过的是觉得不过瘾,总之这百味食肆的包子第一天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病”,好在明天还有包子,想吃也只有暂时忍忍了。
“大丫头,让瑞儿帮你烧火,我和二丫头去挖野菜和蘑菇,你爹和你大弟去钓鱼,明天咱们多包一些包子。”这卖包子比卖面还要挣钱,秦家人心里各个喜不自禁,韩氏更是一刻也不想闲下来,这边包子一卖完,她就张罗着明天包子的事情。
秦澜心也高兴,她还以为这粗面包子吃的人不多,没想到会这么吸引客人,看来要去陈木匠家里多订做一些笼屉了。
接下来的几天,百味食肆早上就以卖包子为主,秦澜心又加了三个笼屉,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找邓氏和余氏帮忙。
短短的时间,外渔巷百味食肆秦家包子就在白石码头出了名,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在食肆门前等着买包子,要是来得晚了,包子就被别人抢走了。
这天一大早,福庆就急哄哄地跑来食肆门前排队,已经连着三天了,家里的老夫人自从三天前吃了小少爷李宝拿回府里的秦家包子,现在每天早晨都要吃上一个才舒心,小少爷李宝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秦家包子做早饭,他根本就不吃。
福庆到底来的还是有些晚,排在他前面的有七八个人,而且看起来都像是白石码头的船家或劳工,等到百味食肆一开门,这些人不是一个两个地买,而是一笼屉一笼屉地买,说是船上过路停靠的客人都等着呢。
这些人要挣跑路费福庆管不着,可也不能把包子都买完,那后面等着买包子的人该怎么办!
“秦姑娘,你不能把包子都给他们,我们这也等多半天了,你可一定给我多留几个,家里的人都急等着热包子吃呢!”福庆一着急就冲秦澜心大喊道。
前几天,秦澜瑞带着李宝来过一趟秦家,当时福庆就在外边守着,所以秦澜心认识他,知道他是李府的下人。
于是,笑着说道:“大家都别急,今天做的包子比往日都多,这几位是昨夜就预定好的。放心吧,包子都给大家留着呢!”
白石码头上经常停靠一些大客船和渡船,有些机灵的船家或者劳工就代那些不愿下船的客人买些零碎东西,挣点小钱,价钱低包子又好吃的百味食肆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好不容易买到了十个包子,福庆也不敢吃,慌忙用荷叶包住就往李府跑去,这段时间是他来外渔巷最多的时候,而且以后怕是只多不少。
李府在内渔巷拐巷大街的最中间,府门前两个大石狮子,狮子身上还坐着石头金蟾,金蟾嘴里含着一枚大大的铜钱。
李府虽是商家,但在白石码头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商家巨贾,在京都也是数得着的门户。
与李府斜对角的是以贡酒而出名的董家,与门前摆着石狮子金蟾的李府不同,董府的门前是两个一人多高的大酒缸,红布封口,四方红纸斜贴在酒缸正中间,一边纸上写着“百年传承”,另一边纸上写着“董家贡酒”。
董李两家说起来还有些渊源,据白石码头的老人们讲,百年前,董家的先人和李家的先人是师兄弟,都跟着一个商人学做生意,而这商人有一个酿酒的秘方,原想着是给他最出色的徒弟。
为了这酿酒秘方,董家的先人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气死了商人师父,逼走了李家的先人,更凭借酿酒秘方飞黄腾达起来,还把董家酒送入了宫中,成为了贡酒。
那位被迫远离家乡的李家先人逆境之中奋发图强,终于带着自己的商队和万贯家财归乡,而自此后董李两家就变成了互相看不顺眼的对头,百年来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止过。
守门的小厮见福庆跑得满头大汗,怀里还紧抱着一个鼓鼓的荷叶,立即高声笑道:“福庆哥,又去给老夫人和小少爷买包子去了,明天也帮我买两个吧!”
“好好守你的门,我都还没吃上呢!”福庆笑骂一声往李府老夫人的院子跑去。
谁让这百味食肆的包子名声太响,不事先预定的客人最多一次只能买十个,主子们都还不够吃,哪还轮得着他们这些下人。
六岁的李宝一睁开眼就说吃包子,李宝的娘卢氏都觉得自己儿子有些魔怔了,白面馒头和精致点心不爱吃,偏偏爱吃那贫贱外渔巷里买来的吃食,也就是老夫人惯着他,可偏她还管不了。
卢氏带着儿子李宝给婆婆李府的老夫人谷氏去请安,刚到东厢房坐下,老夫人身边的宫嬷嬷就说福庆回来了,接着就用干净的托盘把盛着包子的荷叶端了进来。
“翠云,你也尝尝,这秦家包子可真是不错!”谷氏呵呵一笑拿起一个包子就咬了一口,而李宝早就一手拿一个狼吞虎咽起来。
“宝哥儿,你慢点吃!”看着儿子吃包子的样子,卢氏总觉得他越发没有规矩了,无奈一笑,也不敢惹谷氏不快,拿起一个包子也咬了一下,满口的清香,“娘,这包子虽是粗面,但皮薄馅香,真是不错!”
“咱们宝哥儿喜欢的能有不好的,呵呵!这秦家小姑娘倒真是有几分能耐。”虽没有见过秦澜心,但从孙子李宝口中和她让人查探的结果来看,谷氏觉得外渔巷秦家是个可结交的。
不说别的,光说那日从李宝口中得知的秦澜心训诫自家弟弟妹妹的“善而不懦,忍而不惧,仁而不愚”十二个字,就令谷氏对小小年纪的秦澜心刮目相看,认定她是个有大智慧的女子。
吃完包子,谷氏让人通知钱庄的郑掌柜和李记酒楼的林掌柜到府里来,这出名的秦家包子让精明的谷老夫人又看到了商机。
------题外话------
收藏太可怜,倾情写的都要流泪了,~(≈ap;gt_≈ap;lt)~,喜欢看的伙伴们,加油收藏、评价啊!这本书全靠大家支持了!
☆、第十九章李家来人
自打卖包子以来,秦家六口人没白天没黑夜的连轴转,铜板是挣了不少,但也累得不轻,秦澜心看着脸色憔悴的家人,尤其是还在勉强撑着的韩氏,决定不能继续这样干下去,否则累病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清晨一卖完包子,秦澜心直接就让秦澜兵把食肆给暂时关门了,韩氏和秦澜悦要去挖野菜,也让秦澜心制止了。
“大丫头,你这是有什么事情吗?怎么把食肆关了?”秦向争和韩氏都是不解地看着她。
秦澜心把家人都聚在了院中的梧桐树下,有江风吹着又在树荫下,倒也凉快。
“爹,娘,这几天卖包子太累了,大家今天都好好歇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为了挣银子连身体都不顾了,明天早上少做一些包子,要不然,咱们就雇人帮忙做包子。”秦家没有壮劳力,秦澜兵力气大也只有十一岁,剩下的女人弱的弱、小的小,顶不上大事。
“雇人太花钱,要不咱们就少做一些,你们都太小,身体照这样下去也吃不消。”韩氏担忧地看着几个孩子说道。
“这天下的银子是挣不完的,咱不能拿着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大丫头,你有什么想法先说说,爹听你的!”秦向争坐在轮椅上抬头看着自己的大女儿,他这当爹的没用帮不上忙,这个家现在也只有靠秦澜心撑起来了。
“大姐,我也听你的!”秦澜悦坐在韩氏身边笑嘻嘻地说道。
“我也听!”秦澜兵和秦澜瑞异口同声地说道。
韩氏也是看着她微笑点点头,女儿做事有分寸,听她的准没错。
秦澜心想了一下说道:“我看邓大娘、余婶子和苗儿姐姐早上也都有空闲,咱们三家离得也近,要不就雇她们三个帮咱们卖包子吧?”
“这一下子雇三个人,大姐,是不是有些多?”秦澜悦觉得没必要雇那么多人,卖包子不就早上那一会儿吗!
秦澜心摇摇头说不多,然后她对家人讲,既然自家做的包子这么受欢迎,可以去码头的船上卖,可以去内渔巷卖,这样一来包子的需求就会变大,自然要找人帮忙多做一些包子。
不过,她也说这只是自己一个暂时的想法,过两天可以先去码头的船上和内渔巷试卖一下包子,如果买的人多,那就雇人开始多做包子。
只是,秦家人怎么也没想到,秦澜心上午才提出要去内渔巷试卖包子的事情,临近傍晚的时候,内渔巷李记钱庄的郑掌柜和李记酒楼的林掌柜就提着礼物亲自上门了。
彼此寒暄闲聊了几句,两位掌柜就对秦向争说起了正事。
“秦老弟,老哥哥我就直说了吧,这次登门拜访是想和你家谈笔生意。我家老夫人很喜欢吃你家的三鲜包子,打算在李记酒楼卖你家的包子,不知秦老弟可愿意?”李记钱庄的郑掌柜很是自来熟地看着秦向争问道。
“是呀,秦掌柜,你家的包子我也是吃过的,要是在酒楼里卖,一定很受客人欢迎。”林掌柜在李记酒楼做了快二十年的掌柜,对于客人们的口味,他可是知道的最清楚。
秦向争对于郑掌柜和林掌柜的到来一时有些受宠若惊和不知所措,他虽然在白石码头的时间不长,可也知道李家在福江口的地位,更从贺老四的嘴里知晓眼前这两位在内渔巷那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家在这白石码头连脚跟都没站稳,竟让这样两位“大人物”拿着礼物来找他们谈生意,这莫不就是人家常说的“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然后正好落到了他家。
郑掌柜发现他和林掌柜把话说出口之后,秦向争和韩氏皆是又惊又喜,门边的三个孩子是一脸激动,只有站在秦向争身边的少女略微惊讶一下,然后就陷入了沉思之中,甚至眉头还微微皱了起来。
来之前,老夫人特意叮嘱过他们二人,在秦家真正要在意的不是秦向争夫妇,而是他们的大女儿秦澜心,恐怕最后拿主意的还是这才十二岁的秦家长女。
“这位就是令嫒秦姑娘吧?你的大名我可是早就听过了,真是个了不得的姑娘。呵呵,秦姑娘,你这包子可愿意卖到李记酒楼?”郑掌柜笑呵呵地看着秦澜心问道,但是他眼中的探究和精明却让秦澜心看得一清二楚。
按说,李家对秦家的确是有恩,就是现在李家的两位掌柜找上门和秦家这样的小食肆合作,怕也是有着帮扶的心意。
不过,一码归一码,有些事情不能随意混淆,尤其是生意场上,掺入太多的私人感情,这双方的合作是没法长远的。
秦澜心嫣然一笑,从秦向争身边款款走到郑掌柜和林掌柜面前,然后朝着两人深深福一礼,抬起头温和地说道:“澜心多谢两位掌柜对我秦家的抬爱,也多谢李家老夫人的仁德厚爱,只是我家人弱力小,李记酒楼朝迎夕送八方客,这包子怕是供应不上,而且粗面野菜也上不得台面,反倒会污了李记酒楼的名声。”
“姑娘这是不同意?”林掌柜心底一惊,眼前秦澜心的言行举止可真不像是个贫家女,而且这话里话外也有些让人摸不透。
“那倒也不是,这样的好事落到谁身上,但凡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是要抓住的,只是这件事情的确是有些为难,莫说别的,光是这面我家怕是都供应不上,这野菜到了秋冬之际也是很少的,冬天湖里的鱼更是不好抓。如果买菜、买肉做其他馅的包子,依我家现状实在是张罗不起。”秦澜心道出实情。
她手里现有的银子只够周转自家食肆的,要是接了李记酒楼的生意,根本维持不了几天,人家大酒楼总不会只给客人吃一种馅的还是粗杂面的包子吧!
听到秦澜心的解释,郑掌柜和林掌柜心中都是一松,只要她愿意和李家合作就好。
林掌柜转眼看了看郑掌柜,郑掌柜会意地朝他点了一下头,然后笑着对秦澜心说道:“秦姑娘,我这有个合作的法子,你看成不成?”
------题外话------
收藏太可怜,倾情写的都要流泪了,~(≈ap;gt_≈ap;lt)~,喜欢看的伙伴们,加油收藏、评价啊!这本书全靠大家支持了!
☆、第二十章雇人帮工
“您请说!”秦澜心的态度始终如一,温和尊敬之中有着淡淡的疏离,这是经验丰富的老道生意人才会有的表现,实在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才十二岁的少女身上。
郑掌柜看着秦澜心的眼神更为专注深究,就像在面对一个不知底细更不知对方会如何行动的高手一样,他面上虽轻松快意,但心里已经更加谨慎。
此刻,他把秦澜心当成了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一个他需要全力以赴去谈判合作的对象。
“秦姑娘所担忧的不过是手中没有可周转的银两,李记钱庄可以暂时借一笔银子给你,当然,条件就是你家要用白面做包子,而且包子馅要荤素搭配,每天至少提供给李记酒楼三种以上的不同馅的包子,姑娘觉得如何?”郑掌柜觉得李家老夫人真是有先见之明,而且这个方法对秦李两家都有好处,顺便又卖了一个人情给秦家。
“可是我家已经没有什么能抵押的了!”郑掌柜的提议的确很让人心动,但秦澜心一直坚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李家世代经商,一个个可都是人精儿,这人情她可不喜欢越欠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