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7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这么多鱼都能拿去卖了!”韩氏总觉得受之有愧,可邓氏是个火辣性子,她推脱不过。

    “这鱼不卖,今天我给你们做鱼肉野菜蘑菇的三鲜包子吃!”老早就说给家人做包子吃,秦澜心终于“逮到”了好机会。

    ------题外话------

    收藏,收藏,拜托大家一定要收藏,多谢了!~(≈ap;gt_≈ap;lt)~

    ☆、第十二章吃包子啦

    一听说秦澜心要做包子,首先激动起来的就是秦澜瑞,他从有记忆以来,还没吃过包子。有一次跟着李宝去内渔巷,老远闻着人家店铺里的包子味,他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大姐,今晚真吃包子吗?”秦澜瑞眼睛睁得大大的,完全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真吃!”看着小弟那眼神中对包子极度渴望的样子,引得秦澜心鼻子酸酸的,不就是包子嘛,以后要是想吃,她可以天天做。

    “太好了!”这是秦澜瑞、秦澜悦同时欢呼的声音。

    接下来,秦澜心要去地里挖野菜和摘蘑菇,但是家人全部反对,她就只好在家先把面给发好。

    好面自是吃不上的,好在豆面、糠面等杂粮面很便宜,好一些的杂粮面是十文钱一斤,更粗一些的杂粮面四文钱、五文钱一斤。

    百味食肆的面用的都是十文钱一斤的杂粮面,而自家吃的都是四文钱一斤的粗杂粮面,秦澜心有心多做一些,就拿了食肆里最大的一个面盆,舀了五斤面进去。

    “大丫头,你怎么和这么多面,做包子用不了这么多吧?!”韩氏在厨艺方面并不擅长,但面多面少她还是知道的。

    秦澜心在食肆厨房里一边加水揉面,一边笑着对正在旁边案板上剁鱼肉的韩氏说道:“娘,不多,待会儿包包子的时候,您去把邓大娘一家还有余婶子一家都叫过来,咱们今天一起热闹热闹,让爹和张大伯也喝点小酒解解馋。”

    大女儿事事都比自己想得周到,韩氏又是欣慰又是心疼,笑着答道:“行,我待会儿就去找你邓大娘和余婶子过来,她们要是不来,我就赖在她们家不走了!”

    秦澜心和面的手猛一停,脸上也是呆呆的表情,她真怀疑说这话的是不是她那个一向柔弱还有些胆小的娘亲,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她这个现代人都快有点受不了了。

    “怎么了,娘说错什么了?”被自家女儿用一种奇怪的眼神专注地盯着看,韩氏都有些羞红了。

    “没有,娘,您变了,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娘!”秦澜心真心地笑道。

    “娘的傻丫头!”听到秦澜心这样说,韩氏却只想哭,但她忍住了,女儿喜欢这样坚强的她,那么她会越来越像个能担当的母亲。

    夜幕缓缓降临,一弯明月悬挂在山水之间,蝉鸣虫叫也渐渐失了白天的烦躁,寂静的白石码头不远处,关闭两日的百味食肆里却透出点点灯光,欢快的笑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娘,您包得包子真难看!”余氏的儿子杨帆很不给面子地说道。

    “臭小子,包的难看你吃!”余氏笑骂着指了一下满头大汗的儿子。

    刚才几个男孩子在秦家院里由秦澜兵领着练拳玩,自己儿子的笑声是最欢畅的一个,自从丈夫死后,余氏就没听过儿子笑得这么开心过。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过是三个鸡蛋竟换来人家如此的真心和热忱,她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定要对秦家人再好一些。

    余氏这样想,张家一家人更是如此想法,张发和秦向争也很是有共同话题,一聊之下,两个人还发现曾是“战友”,多年前都在贺老元帅麾下效过力。

    只不过在百万贺家军中,他们两个小兵无缘得见,一个早早回家奉养爹娘,一个双腿致残再不能上战场,说起往昔事,两个大男人也是唏嘘感叹。

    “大姐,什么时候能吃呀?”秦澜瑞和邓氏的小儿子巷子已经围着锅台转了好几圈了,两个小家伙眼珠子瞅得都要掉进锅里去了。

    张水儿和秦澜悦两个人在外边烧锅,韩氏、邓氏、余氏、张苗儿和秦澜心在食肆里面围着包包子,第一锅包子蒸的有一会儿了,没有手表能帮助看时间,秦澜心一直在心里感觉着火候。

    “别着急,这就能吃了,你们别离锅台太近,我掀锅的时候容易烫到你们。小妹,把圆竹篦子给我。”

    估摸着包子熟了,秦澜心让秦澜瑞和巷子到自己身后,然后将秦澜悦拿过来的圆竹篦子放在食肆长台,拿一块凉水浸湿的抹布在手中,然后掀开了大锅,一股扑面的热气犹如仙境的缭绕烟雾升腾起来。

    接着更加浓郁的包子香味勾引着众人肚子里的馋虫,这香味还顺着食肆的门缝飘到了平静无波的福江上,飘进那些停靠在白石码头渡船上准备安睡之人的鼻子里。

    秦澜心将一个个包子摆放在圆竹篦子上,因为太热,她在旁边准备了一瓢凉水,拿两个包子都要用手过一下凉水,要不然一锅包子就能把她的嫩手给烫红。

    包子出锅之后,邓氏、韩氏、余氏和张苗儿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包的包子,虽说是一样的面,一样的包子馅,可最后出来的包子有大有小,有好看的也有难看的,有褶子少的也有褶子多的。

    而这其中褶子最多最圆润犹如贡品点心一样的精致包子明显是出自秦澜心之手,看得众人竟舍不得先拿那些包子进嘴。

    “大姐,我吃你包的!”秦澜瑞包子出锅伸手就要去拿,但是手刚摸到包子,就被烫的呲了一声。

    “小弟,别着急,小妹,先给张大伯和爹还有大娘他们拿过去吃,你们等一会儿再吃。”穷人家虽不讲究什么规矩,但敬重和孝敬长辈这一条可是亘古不变的美德,秦澜心不想外人说她秦家的孩子连这点“德”都没有。

    秦澜瑞很聪明,他脸有些红,大姐这几日常教他要尊老爱幼,他因为馋嘴而忘了觉得有些羞愧,所以忍着包子的诱惑,主动将包子先送给比他大或者比他小的人吃。

    孩子乖巧懂事,当父母的自然也疼惜孩子,所以张发、秦向争他们都说不饿,让几个小的先吃,等到秦澜心又把一锅包子放好盖上锅盖,他们还在推来推去的,竟还没人咬一口包子吃。

    “这一锅子包子十五六个,咱们一共才十三个人,一人一个还吃不完,你们要是继续这样‘你先吃,你先吃’,包子都该哭了!”秦澜心拿起包子,一人手里塞了一个。

    “哈哈哈……”一听秦澜心这话,一屋子人都乐了,倒是他们愚了。

    “咚咚咚!”就在这时,有人在外边敲响了食肆的门,随后一个询问的焦急之声传来,“请问这里可是有包子卖?”

    ------题外话------

    收藏,收藏,拜托大家一定要收藏,多谢了!~(≈ap;gt_≈ap;lt)~

    ☆、第十三章意外之财

    “谁呀?”这样突兀的探询之声传来,秦澜心赶紧让张发帮忙把食肆的门从里面打开,一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大户人家小厮模样的少年站在门外。

    “我要买包子!”食肆的门一打开,那股任谁都无法抗拒的包子香味让少年都馋的两眼放光了。

    “不好意思,这位小兄弟,这包子是我家自己做着吃的,不是卖的。大丫头,把剩下的两个包子给这位小兄弟吧,估计他是饿了。”不过是两个粗面不值钱的包子,秦向争也不在意,出门在外谁没有饥肠辘辘的时候。

    “是,爹!”秦澜心把剩下的两个包子拿给了少年,而少年抓起包子就往江边跑,竟是一句话也没再留下,引得食肆内的人面面相觑,还以为这少年是见到鬼了呢!

    “这是饿疯了?!”好大一会儿邓氏才回过神,看着门外夜色中早不见的人影说道。

    “不是疯了,就是傻了,像个强盗,连句‘谢谢’都不会说!”喜爱护食的秦澜悦狠瞪了一眼门外,好心送给他包子吃,竟然拿了包子就跑,真是个没良心的坏人。

    “许是这小哥儿真饿了,左右不过是两个包子,快点吃,下一锅一会儿就好了,今天不把包子吃完可不许回去!”秦澜心笑着缓和气氛,刚才的少年的确是有些奇怪,不过她也没想太多,赶紧让秦澜兵边吃包子边加大一些火烧锅。

    很快,食肆里又充满了说话的欢快和打趣之声,只是这热闹还没等到第二锅包子蒸好,那名少年又急哄哄地跑来了,这次他身边还跟着另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拿着红木食盒的少年。

    比起这莽撞的少年,后来的这位少年看起来更为沉稳一些,见到秦向争、张发他们,竟是先施了一礼,说自己叫明良,他旁边的这位叫明路。

    还说,他们家少爷近段时间因为身体有恙不思茶饭,厌食之症越来越严重,每日只喝一些清水充饥。

    刚才,食肆的包子香味飘到停靠在码头的船上,他家少爷闻过之后觉得饥饿难耐,就让明路来寻,谁承想明路因太过担忧他家少爷的身体,拿了包子就走了,实在是太欠妥当。

    “原来是这样,没关系的!”秦向争听完明良的解释,再看已经红了脸的明路,他早有了笑意。

    这两位少年衣着言行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而且这明良说话办事不像个下人,倒像是谁家的公子哥儿。

    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待自己这些地位低下的贫民百姓也是谦和有礼,也不嫌弃他们做出来的包子,这份气度不是富贵人家出身的人都能做到的,狗仗人势看不起贫贱百姓的人可是到处都有的。

    “明路,快给各位道歉!”明良拉了一下旁边站着的明路,而明路很听明良的话,赶紧乖乖道歉,他刚才的确是做得不对。

    接着,明良又问了这食肆主人是谁,还说他家少爷很喜欢吃这包子,希望能卖给他们一锅,没错,是一锅!说完,明良、明路都紧盯了一眼正在冒着热气、散发着鲜香的大锅。

    得知食肆是秦家的,而且知道坐在轮椅上的秦向争是秦家的男主人后,明良赶紧从怀里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放在他所在的桌前,笑着说道:“秦大叔,这一锅包子就请卖给我们吧,明个儿一早我们的船就开走了,怎么着也要让我家少爷撑到京都不是。”

    “这……”秦向争看向了秦澜心,其他人也都看向了她,就连不明所以的明良和明路也跟着众人看向了一直被他们忽略的少女。

    秦澜心静静一笑,犹如暗夜的绿色蔷薇含苞绽放一样地温和美丽,她说道:“既是你家少爷喜欢吃,这一锅包子你们拿走就是,只是却用不了这么多银钱,三十文钱就够了!”

    明良、明路心中惊讶脸上也是一愣,他们来来回回在白石码头上不知道经过多少次,早就知道这外渔巷的百姓各个都是贫贱出身。

    或许这里的百姓不一定人人见钱眼开,但这样一笔穷人眼里的“巨款”,食肆里其他大人孩子的脸上都变了颜色,唯独这身穿浅绿色碎桃花粗布衣裙的少女面色不改,极为淡然镇定。

    “姑娘真是信义!只是,我家那位少爷一向是做事没什么章法的,呵呵,不瞒诸位,这一锭银子你们要是不收下,我和明路回去定会挨打挨骂,再重点儿说不定连这差事都丢了。还请秦大叔、秦姑娘体谅一二,收下银子给我们一锅包子。”明良很是为难地说道,明路也在一旁附和着。

    “你们家少爷什么毛病,不过我喜欢,这银子我家收下了,大姐,这锅包子就给他们吧!”唯恐桌子上的银子跑掉,秦澜悦倒是毫不客气,直接就抓起来往秦澜心的怀里一塞。

    这下,食肆内众人的脸色又都变了变,尤其是韩氏,自家二女儿这财迷的小性子她是了解的,这倒也没什么,可她当着外人的面竟说喜欢一个外男,虽然她才八岁,可男女七岁就不同席了。

    明良和明路脸上倒像是吓着了,他们还从未听说过有哪家姑娘说“喜欢”他家少爷的,那可是一个“小阎王”,京都不少的公子千金都被他整的不敢出门,也只有这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姑娘敢说出这种“豪言”来。

    至于秦澜心,拿着秦澜悦硬塞进怀里的一锭银子,无奈地看着她笑了,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妹,倒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也都敢做。

    意外之财送上门也没有不收的道理,更何况秦澜悦话都说出了口,以秦澜心对妹妹的宠爱程度她也不会让秦澜悦失望,所以微微一笑将银子放进粗布围裙的兜里。

    这锅包子一好,秦澜心就全拾进明良带来的红木食盒里,两个人欢喜地拿着食盒离开之后,张发又帮忙把食肆的门关上。

    秦家这十两意外之财并没有让张家一家人和余氏母子眼热嫉妒,恰恰相反,他们都与有荣焉地真心高兴,也都知道如今秦家虽然房子田产都有,但地契田契还都在钱庄压着,日子并不好过。

    于是,邓氏灵光一闪,很有热情地对秦澜心说道:“澜心,要不你包包子卖吧?”

    “红莲嫂子这个主意不错,澜心做出来的包子的确是好吃,就是内渔巷里那些卖包子的也没有咱们今晚吃的包子好,这不就连江上的客人都能引过来。”余氏也觉得邓氏的主意不错。

    “澜心姐姐,你天天做包子好不好,我以后每天上山给你挖野菜和蘑菇,只要你管我吃包子就行!”杨帆因家里穷,晚上从来没吃过饭,今晚吃了两个包子,他现在还没缓过馋劲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