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大舅闻听院子就在东城外的枣花庄时,他点点头:“嗯,那地段好,就在城门外一点,到城里也方便,自己有院子最好整块菜地,那样就可以自己种点蔬菜吃吃。”
王林炎又赶紧汇报:“有菜地,就在屋子的旁边,刘升说接二表妹的意思,那园子里大部分种桑苗,小部份种菜。然后还在庄子里买了十亩良田,准备开春就包给别人。”
“哦?还买了十亩良田?这可得花不少的银子。菜地里种桑树,翠儿准备在那养蚕?”
顾家姐妹养蚕之事,李香芸早已学会,只不过丝棉被的事顾明兰并未从李家走,所以李大舅与李香芸并不太清楚,只是他听说去年外甥女家中,有两个州府来的姑姑在她家学养蚕,今年可以衙门会提倡养蚕桑之事。
顾明兰笑问:“大舅,你也有兴趣不成?”
李大舅呵呵直乐:“养蚕我就算了,城里也没地。我想到时候了解一下这收蚕茧的事,如果衙门到时不统一收,也许到时能做点小生意。”
顾明兰非常赞叹李大舅的商人本质,他能这么快就看到商机,说明了他对新事物的动向比较敏锐。
不过,顾明兰认为恐怕近几年,这生意还做不成。
但顾明兰没有多说,一来她不是个爱多话的人,二来这种事确实谁也无法意料。
顾明兰一家要去顾家村,在李家庄吃过中饭就回来,只是刚到门口,却发现家门口聚集了一群人。
☆、667第667章 唐二柱夫妇
今天是正月初二,大多数人家都走亲戚去了,门口集中起来的人,也大多数是这村里人家的亲戚。
一家人还未来得及下车,就听到众人的议论。
“你说这家人住这么大的院子,为何不让儿子儿媳妇进去?”
“听说这里不是他们的家,是这两人表兄家。”
“啊?那这两个是怎么回事,自己家不回,跑表亲家门口来蹲着,是不是有点过份?”
“这有什么过份?你看看这两个人像两个叫化子,而这家人一看就是日子过得好。有这么富贵的亲戚不来蹭,那还去哪?”
“不对吧?怎么会是亲戚家,刚才我听到两人朝门里叫娘呢。”
骡车到了门口,议论的人自然让出路来。
有认识朱正清的人立即嚷着:“主人回来了呢。”
朱正清把车赶到门口,朝屋里叫了几声,朱大姑来开了门:“清儿,兰子,你们回来了?”
“大姑,家里还好吧。”
朱大姑抽抽嘴强行说:“挺好的,成杰、成敏快下来,屋里烧了火呢。”
见人家仿佛把他们当空气,唐李氏踢了踢唐二柱的腿,示意他说话。
可唐二柱是个最没出息的人,他别人不怕,就怕自己这表哥,见唐李氏总踢他,于是低声怒喝着:“干什么!”
“没出息的东西!”
唐二柱怕朱正清,不代表着怕唐李氏,要不是门口人多,他早一脚揣了过去。可毕竟他还在搏人同情呢,只得悄悄的瞪了唐李氏一眼。
二人的小动作,自然没有瞒过朱正清的眼,可他连眼角也没扫那墙角的两夫妻,而是先让自己媳妇与孩子进了门,这才把车调头,往屋侧去。
自始至终没人理唐二柱夫妻,见朱正清走了侧门,顾明兰进了门,转身就直接把院门给栓上了。
到了院内,看朱大姑一脸的淡漠,顾明兰迟疑的问:“大姑,他们这是?”
朱大姑难过又失望的摇摇头:“还能怎样?说是日子这不下去了,要来那田契。”
顾明兰扯扯嘴,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当时朱大姑病成那样,两夫妻还能在家睡大觉不说,得知能摆脱这养娘过老的机会,巴不得立即就与她脱离关系。
如果,两个大人,连自己都混不活,这样的人,顾明兰觉得就是人渣,在外饿死冰死也是活该!
“娘…我是你的儿子…娘,你让我进去,我快冷死了。娘,我可是你唯一的亲儿子了,你再不开门让我进去,你就没儿子了…”门外唐二柱八在门中嚎叫着,
本来顾明兰想当作没听到唐二柱的话,毕竟这事得让朱大姑自己处理。既然她已经作了不理两人的打算,她自然不准备多事。
只是门口众人议论声越来越大,唐李氏在门口点风煽火的说些什么,让大家似乎对自己家有了误会时,她转身了。
“不知道这是谁人在家我门口鬼叫?莫不是走错了门?”
唐二柱见顾明兰开了门,便讪笑着讨好:“表嫂,我们来看娘。”
顾明兰秀眉一挑:“哦?你们是来看大姑的啊?刚才不是看到了么,可以滚了!”
唐二柱撒着无赖:“表嫂,我很久没看到娘了,心里想得荒,想与她说说话。”
顾明兰冷笑一声,声音拖得又冷又长:“嗬嗬嗬,我可没想到二表弟还是个孝子呢。这可真是难得,当初大姑病得半死不活,你们夫妻说了从此脱离了唐家,大姑的死活你们不管,唐家的家产你们也不要。现在倒是想起来看大姑了?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啥?
亲生儿子儿媳妇抛弃亲娘,让表哥来养老,现在两人活不下去了,又来找亲娘?
顿时人群中有人鄙视:“连亲娘都不管的人,这不是畜生么?你们还好意思来这?赶紧给打出去!”
对不孝敬父母长辈的人,是善良百姓最最痛恨的人。
人言可畏,虽然对这些空空的名声她不在意,可是她却不能让两人渣把名声给毁了。顾明兰就是摸准了众人的心,所以一口气把唐二柱夫妻的丑陋揭露出来。
唐李氏想说话,只是众人指责的眼光,让她终究缩了起来。
朱正清进来时看到朱大姑站在那发呆,知道她在想什么。
不管有多气唐二柱,但是毕竟那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孩子。
轻轻的走近朱大姑,朱正清扶住了她:“娘,那些都给他吧。”
朱大姑眼中噙泪:“清儿,虽然那个不值几两银子,可是我也不会给那两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深深的长叹一声,朱正清拿棉巾给朱大姑轻轻的试去了眼泪:“娘,别难过了,他再不听话,也是娘的孩子,总不能看着他死在外面。再说那些都是身外之物,给了他让他们有个去处,以后他们要怎么过,那就是他们的事。娘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事,您也可以安心了。”
“清儿…娘这一世,何德何能…”
有爹娘的人,不在乎爹娘的恩情,可他多少次梦中都在想,他的爹娘为什么对他就那么狠?后来终于知道,自己不是他们的亲骨肉,不能得到他们的亲近与偏爱,那也是正常。
如今扶着的是自己的亲娘,门外是自己骨肉相连的亲弟弟,朱正清就算再恨再厌恶唐二柱夫妇,可他还是准备尽自己最后一份兄弟之情。
一袋粮食、一块腊肉、一张田契、一串大钱,朱大姑没有出来,由朱正清直接给了唐二柱:“如果,你想当一个千夫所指的不孝子,你就再到处去过这种不是人过的日子。如果你还算个人,就拿着这些,你们回去好好把家给撑起来。”
唐二柱看到除了田契还有这么多东西,顿时喜出望外:“谢谢清表哥,谢谢清清哥,我一定好好做人!”
动不动就发誓发愿的人,顾明兰从不相信这种人。
看着唐二夫妇离开的身影,顾明兰暗自摇摇头:“这答应得倒快的啊,希望能做到他所说的那样。”
朱正清也不相信这个弟弟,不仅这弟弟没出息,更可怕的是他身边还有那样的一个女人。
只是,人各有命,他能做到的只有这些了。
☆、668第668章 梅花的下落
初五这天朱家几个女儿过来走亲戚,虽然与朱梅香、朱梅玲的关系没完全撕破,只是顾明兰对她并不热情。
把人接进来后,顾明兰就拉着朱梅玲进了屋,小菊儿放在坑上,小成敏在与她玩。半岁大的孩子,已经会笑会哭会与人聊天,小成敏与她玩得很嗨开。
朱梅玲喝着菊花蜂蜜茶,手上捏着个油角子并没有吃,而是问:“二嫂,你知道朱梅花现在在哪不?”
顾明兰抬头亮晶晶的看着她:“在哪?”
朱梅玲撇撇嘴:“还在大姐那,听说去二姐那住了两天,陈家的亲家母很不高兴,二姐只得把她送回了大姐那。”
朱梅珍去年又生了一个女儿,总的算起来已生了四个女儿。
朱家断了麦子的粮食与银子后,朱梅珍又生了个女儿,听说她婆婆把终于把八岁的麦子、六岁的秋子都卖了。
朱梅花一直住在朱梅玲婆家,这还挺奇怪的。
顾明兰不解的问:“不是说这亲家母不是说来得个小气么,她在那好吃好喝一个来月,这亲家母不吱声了?”
朱梅玲不感兴奋的摇摇头:“天知道!”
对朱梅花的事实在不想多说,姑嫂两又谈起了别的话题,直到朱大姑来叫吃饭,两人才出去。
饭桌上也是不冷不热的吃过,朱大姑来问她的回礼之事。
顾明兰看了看两位大姑子拿来的东西,立即原封不动的回了她们,并加上两斤果子、两斤糖,一年也就一回,今年他们一家进了城,到时一回也没得了。
朱大姑也知道了朱梅花的事,然后她说了下朱梅珍说,不让她住着,她没地方去。想尽快给梅花再找一户人家嫁了,到时候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