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306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虽然百分百肯定了自己家里捡来的那个孩子就是自己妹妹的孩子,可朱正清还是问朱梅花:“你送来的孩子当时有什么标记没有?”

    朱梅花哪里想到记什么标记?当时她已经气得没了任何理智了,那死丫头又一直哭闹不停,而她又哄不住她,只得等她哭累了,才把她扔在那柴堆上。

    “嗯,我问你呢!”

    “好像那块包好的花裙是块桃花花色…孩子左手上有一个圆型黑痣在左手臂上…她一直哭闹,又不肯吃奶,我没了办法,等她累了我把她放在你家柴棚里…”面对自己二哥那吓人的眼光,朱梅花一个哆嗦终于说了出来。

    朱正清真想给朱梅花几巴掌,他眼角含怒的再问她:“你也算当娘的人?难道那不是你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孩子?畜生都知道护子,你真是连畜生都不如!孩子投到你的肚子里,那是她前世造了过!”

    虽然孙玉狗也很想再揍朱梅花一阵,可是女儿的下落更重要:“二舅,那你们有没有捡到孩子?”

    朱正清瞪了孙玉狗一眼:“现在知道急了?当初你胡来的时候,怎么就没想着会出事?以前我还觉得你像个男人,原来你也是个这么没出息的家伙!算你孙家有命,那孩子捡来的时候全身起泡,烧得手都去不得,饿得像只猫一样叫,可却连米汤都喝不下。要不是大姑帮她刮了莎,又花银子找了个人帮忙喂奶,你们就等着给孩子办后事吧!”

    孙玉狗一听双拳紧握,如果不是朱正清在眼前,他真会一手掐死朱梅花。

    “扑通”一声孙玉狗跪在了朱正清的脚下:“谢谢她二舅的救命之恩,等孩子大了,我一定会告诉她,她能活下来,是二舅一家的恩情。”

    朱正清冷冷的扫了他一眼:“起来!我们可没想要她来报什么救命之恩,你以后也不要与孩子提起这一段,让她知道她曾经被亲娘抛弃过。回去以后好好待孩子,好好的把她给养大。”

    听了朱正清的话孙玉狗更是一脸羞愧,可朱梅花是个什么德性他清楚得很。等回去以后,他会好好的教训朱梅花,让她知道如今她叫孙朱氏!

    朱小姑抱来了孩子,又狠狠的教训了他们几句,这才依依不舍的把孩子给他们。

    ☆、620第620章 她不养狼崽

    顾明兰本来说了找到孩子的娘要给她几巴掌,可是这孩子既然是朱梅花的孩子,她连打人的兴趣都没了。

    大家都同意把孩子给孙家了,可是小成敏不乐意了:“娘,不要让翦翦走好不好?就让她在我们家好不好?”

    这孩子,竟然才半个月就与小丫头处出感情来了?

    虽然小翦翦长得像孙家人,长大后有可能是个小美人,可她是朱梅花肚子里出来的,莫说孙家要抱回去,就是孙家愿意送给朱家,她都不会要了。

    顾明兰可没有帮仇人养女儿的爱好!这是朱梅花的女儿,以后万一长成了她那样的德性,那她还不怄死?

    顾明兰拍拍朱成敏的手问:“娘问你一个问题,你可要想清楚再答。成敏是愿意和爹娘一块住,还是愿意与别人一块住?”

    这叫什么问题?

    朱成敏想都不想:“当然和爹娘一块住。”

    孩子就是好说服,顿时顾明兰笑了:“对呀,敏儿也想爹娘,那小妹妹也会想爹娘啊。要是敏儿喜欢小妹妹,以后我们回了朱家村,你去看她好不好?”

    朱成敏终于知道娘问自己这话的意思了,只得点头答应了:“娘,你得告诉他们,可别再让小妹妹中暑了,那天她好可怜,比小猫哭都还难听。”

    众人听了朱成敏的话心头都塞塞的,一个孩子都不忍心看小丫头那模样,不知道朱梅花的心是什么做的,当亲娘的明知孩子生病的情况下,竟然把她给扔在别人柴棚里。

    万一这一天人家不进柴棚怎么办?就这孩子那当时的情形,她还能那样挨得过一日?万一碰到了野狗怎么办?会不会这孩子就成了野狗的食物?

    想到这,众人看向朱梅花的表情充满了鄙视。

    “哼!假惺惺!你们看我做什么?一个赔钱货,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可惜的?”

    “叭”的一声,朱正清一巴掌甩上去,顿时朱梅花的脸半边都肿了起来:“少教导的东西,你自己也是个女人!”

    不知道是这一巴掌太重,还是这一巴掌太突然,半晌,朱梅花才“哇”的一声哭起来…

    “谢谢小姑、谢谢二哥二嫂,也谢谢成敏,你们放心我会记住你们的话,以后一定好好带好孩子,不让她生病。今天的事就此谢过,有朝一日我有能力还恩的时候,我决不会忘记。那么,我先回去了。”

    看到长得白嫩可爱的女儿,孙玉狗抱在怀里那种失而得得的激动让他语无伦次,他才不会去管朱梅花被谁打,现在的孙玉狗,就是有人把朱梅花打死,他也不心疼了。

    因为,自己的亲娘被朱梅花折腾得半条命都快没了!

    朱正清并不知道,这孙家奶奶因为小孙女被儿媳妇扔了而病倒了。

    朱成敏虽然单纯天真,可并非不懂事。

    见自己的小姑姑这么对待小翦翦,上前站在了孙玉狗面前非常认真的看着他:“你一定要对小妹妹好,她很可爱,我喜欢她。”

    听了朱成敏不舍的话,孙玉狗连连点头:“成敏放心,我保证好好带大她!”

    在孙玉狗出门之前,朱正清说了句:“玉狗,作为男人我关你一句话:有的女人要哄,有的女人欠教训。”

    孙玉狗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狠戾:这二舅哥是说,这女人欠教?

    朱梅花脸更白:怨恨的看了朱正清一眼才出门。

    直到孙家三口没了踪影大家才进门,孩子在朱家半个多月,一家大小对她都有了感情,特别是朱阿秀,晚上都是由她带。

    “兰子,你说那孩子回了孙家不会再出事吧?”

    顾明兰理解朱阿秀的心,只是这是朱梅花的孩子,不放心也得放心:“小姑,孙玉狗保证了好好带大孩子,你别担心了,小翦翦不会有事。”

    其实朱阿秀也知道,孩子是别人家的,不放心也得放心。虽然朱梅花看起来不靠谱,可那孙家哥儿还是把孩子看得很重。再说,孙玉狗的娘朱阿秀也相熟,那个女人也不是什么狠毒的人。

    一家人进了门还在说着这朱梅花的心狠,正说着话,顾明翠回来了。

    同来的还有顾明华一家,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的王大虎一身暂亲,虽然只是粗布衣,却让人显得很年轻。

    “大姐,大姐夫,你们怎么一块来了?”

    王大虎一如以往的憨厚,朝着院内众人憨笑了几声算是招呼。

    顾明华知道自己男人的性格,她赶紧接了话:“这几天家中也不忙了,你这儿事比我多,我让翠儿早点上你这来。只是上回你说让我把弄好的丝棉送过来,我看今天翠儿回来,我们也就一块来了。不过,刚才我看到两人抱着个孩子,那女的好像是你家梅花小姑子?”

    顾明兰自是知道顾明华了解朱家的事,于是赶紧把孙玉狗与朱梅花上门的事,以及家中捡了个小孩子的事,都简单的说了一下。

    亲娘把亲生女儿扔了的事,顾明华顿时傻了:“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亲娘!真是想也不敢想。”

    顾明兰倒觉得没什么不可想象的事,十几年前朱老婆子信迷信,能把刚出生的朱梅玲送人,十几年也没管过她是死是活,最后还把她卖了二十两银子。朱梅花是朱老婆子的嫡传,她娘都做得出,她怎么就做不出?

    实在不想谈这朱梅花的事了,王大虎一家可是第一回来这镇上,顾明兰立即张锣着饭菜。

    趁着大家都去忙碌,顾明华拉着自己的二妹到了无人之处:“兰子,翠儿她怎么了?这几天她在家中,无精打采。我问她,她又不说,真急死我了。”

    怪不得今天自己这大姐一家人都来镇上,顾明兰还真以为她们是来走亲戚的,原来是为了顾明翠而来。

    既然是亲姐妹,以后顾明翠的亲事还得顾明华点头,于是顾明兰简单的把顾明翠的心事告诉了她。

    许久顾明华都没吱声,只有脸上的表情说明了她心中也很难受。因为她非常清楚,嫁一个自己喜欢、对方又喜欢自己的男人有多重要。

    ☆、621第621章 存粮的计划

    想起小妹要与自己曾经一样难受,顾明华一脸的忧愁:“兰子,这可怎么办?那刘家哥儿怎么这么死脑筋?我们家可不是那种看不起人的家里。你说,要不要让妹夫再找他谈谈?”

    顾明兰也知道顾明翠虽然说放下了,其实完全没有放下。

    但是,对于刘升,顾明兰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大姐,如果牛不喝水,你强按牛头,这牛能心甘情愿喝水么?翠儿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一个大姑娘都这么与他表达了,而他还这样拒绝,其实我已不欣赏这小伙子了。”

    妹妹的这个比方太形象,虽然顾明华对刘升这态度有点不高兴,只是妹妹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她再次感叹:“难道就让翠儿这样难过么?我们就不能再想想办法?”

    想办法?

    这种事旁观者能想什么办法?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事,她们做有什么意思?

    顾明兰不是顾明华,她没有顾明华那么单纯。

    虽然她了解顾明翠心中的痛苦,可既然她敢谈恋爱,就得接受恋爱带来的各种滋味。爱情,是五味具前的东西,它不可能只有甜味。

    再说,顾明兰不强求顾明翠就把刘升给忘记,现代社会里谁人不知道,初恋是最难忘记的爱情?

    作为过来人,顾明兰更了解,现代社会里,又有几个,是与初恋结婚成亲的人?人的一生中,不是没真情,只是一个时间段,各种感情不同罢了。

    顾明兰人活两世,又吃过爱情的亏,自然理解。

    可顾明华没有她一样的经历,也就不可能有她这么深的感悟。

    她怕顾明华担心,只得说:“大姐,你也别多想了,我让清哥去找刘升谈谈,另一面我们也抓紧给她再找人家,实在不行,也许找过一户人家,翠儿久了也就忘了。”

    顾明华想起自己,当时她有多么喜欢王大虎。

    可是当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时,她还是接受了现实。

    顾明华认为,如果张三狗不是那么差,她也会安心的与他过日子。

    觉得自己妹妹说的有道理,这种事确实是强求不来。

    顾明华点头同意了,知道有大妹操心小妹的事,直到一家人吃过饭回村,她也没再提顾明翠的事了。

    孩子接走了,家里又轻松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