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70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顾明兰安慰她:“小姑,我们早说过了,我们夫妻会给你养老,你不必担心过多。二丫要到十月才满十五岁,就是到十六岁再放人家,也不算迟。你放心,二丫要是找不到好人家,我给她置办二十亩地、一栋院子,咱们招亲上门!”

    “兰子…”

    这不是大话,顾明兰确实是有这想法,如今她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这心也宽了。

    她想着,如果赵七那家伙不上道,到时她们一家进城,这镇上的四十亩地,就交给小姑与二丫管,划二十亩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同样过日子。

    可没到那一步,顾明兰也不想说得太多,她轻轻拍拍朱小姑的手:“小姑,相信我们,你是相公的亲姑姑,财亲不如人亲,没有银子可以赚得到,但是却买不来一个真心疼小辈的亲姑姑。”

    朱阿秀与顾明兰相处一年多,这些日子又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她的性子朱阿秀心中有数。

    吃了定心丸,朱阿秀的心也就完全放下了,把所有的心思,全放在了朱家的家务事上。

    王二丫知道自己不用嫁进大舅娘家了,心情也开朗起来。

    这些天赵七天天逗她,让她开心,她心中也有数,做了一双布鞋扔在了赵七手中算是报答。

    赵七实在弄不明白这小妮子倒底是怎么回事,前几天愁眉苦脸,怎么问都不答。今天却突然给他扔双鞋过来,这到底是闹了哪样?

    不过他不准备问了,只要小妮子开心就好,赵七抱着新鞋站在原地,傻乎乎的看着王二丫的背影傻笑。

    “七儿,你杵在那干嘛?回来了还不知道去给你婶子摆饭?”赵大叔看着儿子那傻样,假意的虎起来脸。

    被爹看到自己看大姑娘发呆,一会肯定得被说。

    赵七慌忙把鞋子放在怀里,嘴里忙不跌的应着就跑了。

    这几天赵大叔忙着自己地里的稻子没过来,朱阿秀拎着水桶准备打水,却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在发呆,于是开口问:“她大叔,今个儿怎么过来了?地里忙好了?”

    赵大叔被惊醒后立即接手朱阿秀手上的水桶:“忙好了,家里也就两三亩水田,我女婿与侄儿过来帮了两天,地就翻好了,就等着秧苗出来再插秧呢。”

    见赵大叔要帮她打水,朱阿秀立即推辞:“不用你来,我自己行。”

    赵大叔憨厚的笑笑:“你们女人打起来总费力气些,这事还是让我们男人来做。”

    如今赵七父子把朱家院子当成了半个家,朱阿秀与他也相熟,既然水桶接过去了,她也就不争了:“家里晚饭烧了没?要是没烧,一会我多蒸几个馒头好了。”

    赵大叔就是来朱蹭饭的,听朱阿秀这么一说,立即说:“没呢,要是饭够的话,那今晚我与小七就在这一块吃了。”

    赵家父子来朱家吃饭,顾明兰每次都像征性的记了帐,她不是少了这点饭,是为了让人少些尴尬。

    赵大叔来打水,朱阿秀就把菜拎来洗,一个趔趄她脚下一滑,就朝水井边栽去…

    “砰”的一声水桶掉进了水井,朱阿秀倒在了赵大叔身上。

    经过一年多的舒心日子,朱阿秀恢复了正常年龄段的容貌。她年轻时本就是因为样子长得好,才嫁了王石连这个读书人。

    赵大叔突然被朱阿秀压在身下,看着眼前那娇媚的女人脸,还有身上那软软的身子,顿时怔在了地上…

    朱阿秀被自己这笨手笨脚的行为弄得面红耳赤,好在院子里没人,她快手快脚的爬了起来,也不敢看赵大叔就跑了。

    赵大叔站起来后,看着朱阿秀的背影沉思起来…

    吃晚饭的时候,顾明兰觉得这赵家父子神色很怪,特别是爱逗笑的赵七,竟然破天荒的一个人在傻乐,连话也不说。平常很沉稳的赵大叔,眼角却总往一个地方瞟…

    莫不是小姑姑哪里不对头不成?顾明兰心中嘀咕着。

    不过她怕引起朱小姑难为情,顾明兰就没表现出自己的异样,只是晚上的时候,她与朱正清说起此事:“相公,你有没有觉得今天赵大叔好奇怪?吃饭的时候,他总是瞟小姑姑,你说他是不是看上了小姑姑?”

    朱正清是个大男人,心思哪个自己媳妇的细,闻言睁着大眼说:“不可能吧?听说赵大叔的媳妇死了很多年,一直有人给他牵线,可听说他对前媳妇感情很好,这才未娶的呢。”

    啥?这赵大叔还是个痴情汉?莫非真的是自己太过敏了?

    其实不是顾明兰过敏了,而是这赵大叔是真动心了!

    赵大叔多年未娶虽然与前媳妇有关,但这并不是他一直未娶的原因。

    主要的是赵大叔自己是在后娘手上讨饭长大的人,后娘在他心中就是个可怕的人。

    所以他媳妇死后,为了两个孩子,那些年他是不敢娶。

    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顾得了地里又顾不了家里,日子越过越差,也没找到他真心想娶的人,后来他也就没了这心思。

    “那应该是我感觉过头了。”

    朱正清乐呵呵的说:“赵大叔这人倒是不错,要是小姑姑真的能与他组成一个家,也是个好事,就是不知小姑的心中怎么想。不过,二丫还未找好人家,我看小姑定不会想自己的事。”

    这时代的女人,活着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子女了。

    顾明兰觉得,朱阿秀才三十八岁,人生最少也还有三十年,二丫一嫁,她难道就真的这么过一辈子?

    如果她能看上赵大叔,而赵大叔又对她有意,那未尝不是个好事。

    想着想着,顾明兰又傻眼了:赵七小子怎么办?

    ☆、556第556章 顾家村来人

    人的姻缘不是谁想掌握就能掌握的,而且这何况是别人的姻缘?

    不是说人的婚姻是三生石上早注定的么?既然是注定的,想再多也白想。对于赵大叔娶朱小姑也好,还是赵七娶王二丫也罢,一切都顺其自然。

    顾明兰想明白了这些,也就不去多想了。

    第一批蚕已经全部结束,连新产的蚕种也收集好了,织造司的两位姑姑也准备回城。大家相处久了,虽然初期有些不适应,可后来大家感情还不错,顾明兰给她们一人送了一斤茶叶,两位姑姑再三感谢才离开。

    第二批的蚕正好是长个的时候,正是消耗桑叶的时候,于是顾明兰让顾明翠不要回顾家村,让她留在镇上帮忙。

    特别是看这一段时间小姑娘很不开心,顾明兰不放心她回去。

    白天上山采桑叶有朱正辉做,几个姑娘家就负责采菜园里自己插种的桑叶,也许是一忙碌,家里说话的人又多,渐渐的顾明兰发出顾明翠的心情好起来。

    这里的天气不比南方有梅雨季节,过了春季雨水渐少,晴天一多太阳一厉害,这菜地里的桑叶就有些不够了。

    朱阿秀说小姑娘不要乱出门,因为镇上失踪姑娘的案子还未破,她自己天天到山边去寻桑叶。

    赵大叔闻听朱家的桑叶采摘不及,反正不知他是什么心态,天天一到今晚就给朱家送来一大担桑叶。

    顾明兰要给他算钱,可赵大叔却只要吃晚饭。

    一大担的桑叶没有半天哪里采得到?再说附近的桑叶早就被他们家采完了,这恐怕是赵大叔到内山去采来的呢。

    蚕吃得越来越多,顾明兰想起收茶叶的事,就找到了赵大叔:“大叔,你问问绢子,要是他们姐弟有空,让他们帮我采桑叶去?”

    赵大叔闻言大脸一亮:“侄媳妇,谢谢你啊。”

    有了赵柳绢三姐弟的帮忙,果然就松轻了许多。

    天一麻麻黑,赵家三姐弟就到了,顾明兰远远的就听到小虎子的声音。

    “虎子来了?”

    赵虎子跳着跑了过来:“朱家嫂嫂,今天我们摘了好多呢。”

    顾明兰摸摸他的头:“是么?今天去哪采了?让你们找到这么多?”

    赵虎子腼腆的笑笑:“是爹带着我们去了双流口,我们在那里找到几棵大桑树,明天还能去采呢。”

    顾明兰不是镇上人,对这附近的山不熟悉,闻言非常开心:“那虎子辛苦了,柳绢,把桑叶背过来吧。”

    “表姐,我来帮你。”

    顾明兰没注意到站外还有一个小姑娘,而且这小姑娘长得娇小玲珑,虽然谈不上很美,但皮肤却不错,白白净净。

    “柳绢,你家的客人?”

    赵柳绢难为情的点点头:“是我大舅的女儿。”

    好吧,多个人帮忙,也正需要,顾明兰没多说就把桑叶给称好,并结了帐。

    赵家送来的桑叶多起来后,顾明兰就不让朱小姑去山上了。

    近来陈掌柜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是让她帮着自己熬海带排骨汤、掏碾花椒,让顾明翠空余时间帮着烘焙。王二丫与李香芸就成了朱成敏的女红师傅。

    家中之事一安排好,顾明兰发觉得自己倒是轻闲了。

    一天当她看到朱正清扔在柴棚的草鞋时,她才想起自己今年还没给他打过草鞋呢。

    这时代男人的草鞋一般都是自己家媳妇打,没有媳妇的男人有的自己打,有的去集上买来穿。

    顾明兰觉得自己没有了为人媳妇的感觉,朱正清对她精心的呵护,让她脸红了,立即去村子里找人要了一把稻草来,准备给他打草鞋。

    “兰子,门外有人找你。”

    哪知屁股都还未坐下,顾明兰听到朱阿秀叫她,于是赶紧出来了:“小姑姑,谁在找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