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48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杨家婶子一回来看到两位大舅兄突然变成两位小舅嫂,心中自然嘀咕不停。

    好在她是老人成精,见到牛心菊与陈桂芝虽然很突然,但是瞬间就笑容上脸:“呵呵呵,今天可真难得两位小舅嫂来了,玲儿,小翠那丫头呢,赶紧烧火啊,虽然没什么好招待,也别把两位小舅嫂给饿着了。”

    见牛心菊与陈桂芝盯着婆婆手中的竹篮,朱梅玲眼睛一转:“娘,我家两位嫂子最喜吃素,特别是我五嫂一门就说我们家的菜油香,我想着今天中午就用大姑家送来的那菜油炒几个菜,让我五嫂解解馋。四嫂,你不会嫌弃吧?”

    ☆、516第516章 来了个土豪

    朱梅玲一番自问自说,直把牛心菊气着了。

    什么?

    这小姑子意思是说,买来的肉不烧给她们吃,今天中午光吃素油素菜了?

    牛心菊想要说她不喜欢吃素油素菜,哪知杨婶子已笑呵呵的先说了:“这还不容易?家里别的没有,菜园子里几样蔬菜还能摘得出。玲儿,小翠是不是摘菜去了?”

    “是呢,娘。这还真是如我四嫂说的,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正好今日菜园子里有南瓜、冬瓜、青菜和茄子,今天就让我五嫂吃个兴尽好了。”

    婆媳俩一个劲的提蔬菜,牛心菊与陈桂芝连鼻子都气歪了。可这是在别人家做客,她们只得把气往肚子里吞。

    吃过饭出得门来,牛心菊还在埋怨:“你提什么油香呢?你要不提这茬,梅玲那死丫头好意思光给我们做几个蔬菜吃?”

    陈桂芝心里更不高兴,她怀着孩子,正是嘴馋的时候,来杨家做客竟然吃了一顿全素不说,还落得牛心菊埋怨:“四嫂不是说杨家那偏间里有猫腻么?有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

    趁着杨婶子做饭的功夫,牛心菊在杨家东逛西逛,见杨家有一间屋子门关得牢牢的,她就想进去看,旁敲侧击想让朱梅玲开门。哪知,这小姑子却装傻。

    这会让陈桂芝拿出来说事,她心中的怒气更大了:“五弟妹,成宇好久没看到他爹了,今天我们母子就不回村了,你自己回去吧。”

    听到牛心菊提起去看朱正标,陈桂芝心里更妒嫉得厉害,理也不理牛心菊,直接就往村里去,直骂她没有好下场。

    不过,当傍晚的时候,陈桂芝见牛心菊竟然背着孩子又回了朱家村时,突然又高兴起来。

    朱正清回来把今天在杨家遇到牛陈二人之事与顾明兰说了,她眼中充满讽刺:“这两人还真是无缝不入啊?想发财想得连脸都不要了。怪不得那天送油茶子去赵七家时,那么早还有人来问东问西呢。就她们这德性,我就是把这事告诉任何人,也不告诉她俩!”

    如今与朱家老两口也差不多撕破脸皮了,经过上一回朱正林的抱不平,朱老爹终于不动不动就来叫儿子回家了。

    既然没有人一天到晚盯着自己家,顾明兰决定高调做生意。

    这回做生意,让村里人都知道他们赚了银子,让朱家人眼红,让自己再也不必担心这朱家老两口跳出来到处说他们藏私!

    不出三天,村里人都知道,朱正清的兄弟又给他从外地弄了不少的金仁油来,准备过些天他们就在镇上做炸油豆腐、炸红薯片、炸花生、炸油角子等生意。

    龙难压地头蛇,吸起去年的教训,为了怕人来闹事,朱正清又请赵七与马虎到两个村的里正处打了招呼,确保不再出现去年的事。

    为了感谢他们这两个人,顾明兰特意提前把炸熟的二十斤茶油分别送给两家,还各家送上了各色果子及油豆腐。

    为了把生意打开,顾明兰让顾明华与朱唐氏都一块到了镇上,拿出自己去年用的炸油整夜、红薯片、小花片所用的工具给店家看,并再打了两套:“大姐,你就在顾家村的村头、大嫂你就与大哥去你娘家唐湾,我与清哥就去镇上,我们今年三个地方同时开炸,这油一定能消化掉。”

    一切都准备好了,可开张还得再过几天,离年还有不少日子,去得太早了,乡下人家年货都还未开始备,生意不会太好。

    既然还有时间,顾明兰准备让朱正清把自己做好的丝棉被送去城里她舅舅的店里试卖,也许年前能卖个好价格。

    朱正清准备去一趟县里,可他未出门,严大人却来了。

    顾明兰看着这一脸探究的严大人额头又黑了:为毛总跑到我家来?这都快过年了,水稻你拉走了、蚕茧也给了你了,这都快过年了,那说好的银子说好的地呢?怎么都不见根毛?

    “弟妹,这是你做的油榨花生米?这里面是不是放了辣椒?怎么又麻嘴?”

    听了王林炎的问话,顾明兰撇撇嘴:你们来得这么急,我这不是没办法准备菜么?就只能上一盘麻辣油榨花生,给你们下点小酒。

    朱正清知道自己媳妇不太爱与当官的打交道,于是笑呵呵的接了话:“嘿嘿,王大哥可真识货,这就是油榨麻辣花生米。这麻嘴么,是因为放了点特别的东西才如此。”

    严大人很感兴趣的看着桌上的各式渗货:红薯片、小花片、土豆条、麻辣花生米,天津麻花,拿起碗上的美酒喝了一大口,竟然不顾一往严肃的形像,大口大口的吃起各式点心来。

    这模样的严大人吓得顾明兰差点尿了:这还是那个严大人?

    见她这样,王林炎乐呵呵的说:“正清兄弟、弟妹,今天大人来也没带别人,你们不必拘束,坐下吧,一会大人有话与你们说。”

    夫妻俩战战兢兢的坐下了,直到严大人把碗中的酒喝光,朱正清正准备加酒时,他挥挥手说:“今天来马上得回去,骑马喝多也怕出事,这三碗一下去,我已有酒意了。这点心做得好,这酒也不错,本大人下回再来好好喝一回。林炎,把东西拿出来给朱小哥。”

    王林炎立即从怀里掏出一把东西放在朱正清面前:“兄弟,这是朝庭奖励的四十亩地的地契,地就是镇上花朝树下,到时你去了后镇长会带你去丈量。还有这一百两银票也是上头来的奖励,另外这一百两是严大人奖给你们的。”

    什么?

    这严大人次次来打秋风,这一回来当土豪了?

    顾明兰没有多大志向,没有当土豪的想法,她只想当个富足的小农民。看到银票与地契,小心肝在跳跃:我成小地主婆了!果然,这严大人就是她实现理想的媒介。

    看着桌上两百两银票顾明兰心里直乐:这严大人来三回打赏一百两,他要是一年来六回,她也就不用这么辛苦忙活这忙活那了,一年有两百两银子,小康生活解决了。

    ☆、517第517章 抱上了大腿

    朱正清看自己媳妇那模样乐了,知道她不是个野心大的人,更不是个眼睛里只看得见银子的人。

    只是在严大人面前,他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轻轻的扯了扯顾明兰,朱正清难为情的朝严大人说:“大人,这可使不得,该得的草民已经拿了,可不能再得大人的打赏。”

    严大人本就是个惜口如金的人,就算他很欣赏这一对夫妇,但他也会多说几句。

    见朱正清推辞他终于开了口:“这是你应该所得,给了你就拿着。不过本大人还想请你们做件事,只要做好了,一样有奖。”

    当官的让你做事,你能说不做么?不要说有奖,就是没有奖,他们也得做。

    朱正清急忙恭敬的说:“大人请讲,只要小民能效劳,定当全力以报。”

    严大人没说话,他只是看了王林炎一眼。

    王林炎会意了,严大人是叫他说呢。

    于是他立即解说:“正清兄弟你别担心,严大人想让你们办的事,在你们来说,不是难事。

    只不过是想请你们明年用今年收割来的早稻与晚稻做种子,在那四十亩地上划出五亩再种一回双季稻,大人是想看看这谷子能不能当谷种。

    还有,还想请弟妹也再帮着养一季桑蚕,严大人会从农司与织造司派几个人来,跟着你们学这两种种植。不管明年有没有收成,同样补偿你们一百两银子一年。”

    顾明兰真是不知道这自己种出来的谷子能不能当种子,不过既然有一百两银子的进项,那她就勉为其难再当一年农民。

    她想着,如今她在这农村里,也可能算个小富婆了,就算明年五亩地真的是颗粒无收,她还有三十八亩良田呢,一家人绝对不会没饭吃。

    一百两银子对于农家来说是笔大财,可对于官府来说只是一笔小小的试验费,顾明兰想,抱上有土豪的大腿,果然有汤喝。

    朱正清一听说是这事,立即双手抱拳:“严大人请放心,小民夫妇一定全力以赴办好大人交待的差事!”

    严大人点点头,示意他听到了朱正清的话。

    看了看朱家的小院子,他开了金口:“听说这院子本不是你自己家的,那就别住这了,赐田在镇东,正好镇东头上有栋院子,是官中的老驿站,新的驿站建成后,这院子就一直空着,平常也就衙门里来办案的人新驿站住不下后,才会住人。

    我看这样吧,年后农司与织造司下来的人会住在驿站里,你们就搬去那老驿站住,也比较方便。只要你们好好办差,朝庭不会亏待于你们的。”

    官府不仅出银子请他们种田,竟然还包住?顿时,顾明兰的双眼闪闪发亮。

    奖的地在镇上,那当然是住到镇上要方便许多。如果能离这朱家大院远点,耳朵就会清静好多,她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谁来盯她?

    顾明兰当即就决定,有空就去镇上看那老房子,看有没有要改动修整的地方,等一过完年就搬走。

    严大人要走了,见这官大人如此照顾他们,顾明兰机灵一动:“王大哥,弟妹我没什么好感谢严大人的东西,这是我自己弄的特别的棉被,既轻又柔冬天盖在身上特别暖和不说,还特别贴身,希望严大人莫嫌乡下东西粗糙,请笑纳。弟妹家中还有几床准备送到城里李记百货店去寄卖,王大哥到时给我们宣传一下。”

    这个弟妹能用来送人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寻常的东西。

    “哦?有这种好东西?”

    王林炎亲自走近摸了又摸,然后举拎起一床直接拎到严大人面前:“大人,这东西真如我弟妹所说,轻而柔。老夫人总说棉被晚上转身时会漏风,要不带一床回去让老夫人试试如何?”

    严大人闻言也用手摸了摸看着顾明兰:“这个多少银子一床?”

    她这可是真心送他的,再说跟当官的讲钱,那不是太不识趣了?

    闻言顾明兰慌忙说:“只要大人看得中就行,可别说银子的事。”

    王林炎“噗哧”笑了:“弟妹不是说让我们宣传一下么?你不说价钱那别人问起可不知怎么说了。老夫人在城里老姐妹可多了,她老人家要是觉得这东西好,弟妹就不要担心东西没人要了。”

    顾明兰擦擦冷汗,这严大人果然就是当官的,金口玉言啊,你就不能多说一句也省得我误会么?

    “这个丝棉来得不容易,所以一床棉被我分成了六斤与八斤两种类型。六斤的六两银子床,八斤的八两银子一床。虽然价格是高了点,可是只要用过,民妇想信就不会有人嫌它贵了。而且这棉被我做了个特殊的被套,大人您看,这被套四个角和四周边民妇都订好了系带,回家直接把这些带子给系上就不用订包被了。”

    顾明兰直接把被套打开铺在了梨树下的竹床上并示范着:“这被套用的全是细棉布,人贴身用的东西细棉最好,不会伤着皮肤…老人一旦上了年纪,皮肤会干燥起来,如果用丝绸当包被,会让身上不太舒服。”

    王林炎看明白了直接说:“我看余下的被子,你们还是直接都套上。既然这东西这么难得,我看还是价格高点。就分别卖八两与十两一床得了,只要东西好,再贵也有人要,我看你也没几床。”

    对,物以稀为贵,总的也就这几床被子,而且城里有钱人多得是,她担心什么价格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