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爹说出来的话是没办法改变的,朱梅珍掩脸低低的哭了,心中对陈桂芝怨恨起来。
顾明兰看到这大姑子这样,心中极为不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禾要看秧,是女得看娘啊。
有朱老婆子这么自私的娘,顾明兰确实不相信她能教出善良的女儿来。
想起当初逼着大家出银给朱梅玲养女儿时,朱老婆子跳起来说儿子不孝的情景,顾明兰嘴角高挑:这不,报应就在眼前了。
今天顾明兰重新涮新了对朱梅珍的看法,这人是真老实,还是自私?自己的亲娘成了这样,她倒好为了女儿没人帮着养而哭,什么样的娘有什么样的女儿啊。
说来说去,这是朱老婆子的报应!顾明兰觉得报复一个人,肉体的折磨是最轻的报复,只有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最痛苦。
她真心希望朱老婆子能慢慢的好转起来,最少她能完全清醒。最好让她感觉到,她的亲女儿、她看得的好儿媳,是如何侍候她的。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陈桂芝一口包揽了侍候之事,就她这性子与她这现状,顾明兰知道朱老婆子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看着没什么事了,朱正标站了起来:“爹,那就这样了,儿子得走了。”
这都半下午了,今天还得走?
朱老爹皱皱眉:“不能过几天再去?这家里秋收才开始,田里正忙着,你要不在家里帮几天再走?”
看着这烦杂的家,再想着那温馨的地方,朱正标恨不得立即就走:“爹,端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管,这也算是东家好说话,这些天不扣我工钱。可我也不能不自觉,看着东家良善我就过份贪心,做人可不能这样对吧?家中实在是忙不过来,让菊儿去帮帮,宇儿也大了,也用不着天天抱着了。”
朱老爹虽然不喜欢听这话,可儿子要是没了那份收入,跟以前一样一月才八百钱的月钱,一月还能给家中六百大钱么?只得沉默不说了。
牛心菊心里很不乐意去地里干活,可她要是不听从安排,自己的男人以后不再拿银子回来,那她日子还要怎么过?现在她的小日子过得可不差,没了婆婆的管制,没了小姑子的眼红,农闲的日子她想睡多晚就多晚,起多迟就多迟。
而且她知道,今年两个小姑子还有弟妹都怀上了孩子,而自己生了成宇后四五年没动静,自己的男人和公爹都不满呢。
没办法牛心菊只得懂事一回:“爹,相公说得对,这东家的事可不能耽搁了,家里的事我会帮忙的,你老就放心吧。相公,你放心去,我会好好干活,也会把我们的儿子带好。”
看来还是银子的力量最大,顾明兰知道牛心菊的心眼里全是银子二字,朱正标那一脸的喜色她并没有发现:好吧,你就拿着每月二两男人的卖身银子过得舒坦吧。我看你能得瑟多少天。
回家的路上,顾明兰开玩笑说:“相公,你没觉得四弟好似心里特别急着回镇上么?他的东家可真有福气,找了这么一个负责任的外掌柜。不过他东家人也挺大方的,一个月二两的月钱还有点提成,柳记看来生意真不错,哪一天我们有了本钱,也到镇上开个铺子算了,比我们这么辛苦的土里刨食可强太多了。”
听赵七说,柳记杂货店除了朱正标之外,就只有一个小伙计。
这小伙计每天在店里负责收些山货,朱正标主要是白天去乡下订货收货,晚上回来做做帐。这样两个人伙计的工资一个月也得开支三四两,这店里的生意要是不好,哪能养两个伙计呢?
听了自己媳妇的话,朱正清笑笑没回答,他自己的兄弟现在是什么心情,他不能让别人知道,毕竟是自己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弟。
就算不是亲兄弟,那也有兄弟之情在。
回到家里顾明兰觉得朱正清那笑容非常有含义,于是晚上的时候给他来了个十八般武艺侍候,他终于招了:朱老四的东家是个小寡妇,而且是个年青秀气的小寡妇,这小寡妇是衙门里一个兄弟的远亲。
顿时顾明兰就怔住了:这赵七也太强悍了吧?可朱正清还偏说,这兄弟够义气,因为那小寡妇不会真的纠缠着朱正标娶她。
看着朱正清那得意的臭脸,顾明兰扯着他的耳朵:“羡慕你兄弟的齐人之福吧?你是不是也请赵七帮忙找一个?”
朱正清痛得连连求饶:“媳妇、媳妇你轻点!我就说不告诉你吧,你偏要问,我就怕你多想。这不,你果然多想了!这世上去哪找我媳妇这样的女子?别说一个小寡妇,十个大姑娘我也不换呀。”
☆、509第509章 你就得瑟吧
虽然不知这话真假,但朱正清这么说了,顾明兰这才罢手:“这才差不多,要是你敢去给我惹事,我告诉你,这辈子你就跟别人过去。”
有了上次陈香玲的事,朱正清知道自己这媳妇心里在意自己,于是搂着她说:“媳妇,我不说保证,我只会做给你看。不要说去搂别的女人,就看一眼别人我都没兴趣。”
“不哄我?”
“哪敢哄你。媳妇,我就怕有一天你觉得我太无能了不再要我了,那时我要怎么办?”
怎么突然变了味?
“只要你不乱来,只要你能一直宠着我,一直尊敬我,我就不会离开你。如果你再敢让我伤了心,我就离开这里让你一辈子都找不到。”
“媳妇,不要吓我…”
顾明兰一声娇嗔:“我要不是吓你,我这人要的就是唯一,否则我就不要。”
“可是…可是媳妇我饿了,你要是不喂我…”
什么人啊?一说就到这上来了?
“这头七还没过呢!”
真昏头了!朱正清浑身一僵:“那过了七七,媳妇可得给我吃个饱。”
顾明兰满头黑线:她这是又有欠帐了?
秋收一过今年的农事基本上结束,三亩田中收割之后,朱正清从别人处换来几斤红花草种撒了下去,说是种了两季的水田,不去点绿肥,第二年会影响收成。
这样一来田里就种不了油菜,也省了不少功夫。
顾明兰想反正自己家里也不缺油吃,再过段日子这油茶籽可以摘了,也就不再多说。
两季稻谷与蚕茧都送走了,家中也没了什么大事,顾桃清结了近五两银子的工钱回了顾家村。
这时候朱正清开始上山打猎,时不时的摘点山果子、剥点桂皮回来,而顾明兰则开始收摘花椒、茴香了。
“二嫂,那桑叶没卖到银子,又准备摘这火辣子卖银子不成?”看牛心菊穿得一身鲜亮的站在菜园门口,顾明兰顾自摘着菜园边上的花椒,冷眼的扫了她一眼。
“没办法,你二哥不像四弟般读过这么多书,能到镇上去当大掌柜,一个月赚几两银子给我用。要是你二哥也有这本事,又能找到个好东家,我也跟你一样活着鲜光。四弟妹这秋衣可好看呐,是这一季的最新花式吧?”
顾明兰特意强调“好东家”三字,牛心菊没听出来。
听着顾明兰称赞她的新衣服,顿时心里更得意,特意伸手扯了扯身上的衣服,仿佛是什么金丝银线织成的宝衫一般,直到把衣服拉得没有一丝皱折才说:“这是镇上邱家布店里今秋最新印花棉呢,这东西老贵了,一般的花布只有十八文一尺,可这花布它硬是花了二十五文才扯回来。
掌柜的说了,这花布可不多,花样新鲜、颜色清爽,要不是我去得快呀,肯定扯不到。二嫂,我看你身上这衣服也旧了,你也去扯件来穿吧。女人啊,可得对自己好点。”
看着牛心菊这得意的表情,顾明兰又瞄了她一眼心中暗讽:你就得瑟吧,这可是你男人卖身银子,到你哭的那一天,记得用它来擦眼泪!
终于牛心菊感觉到了顾明兰的眼神很怪:“二嫂,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顾明兰脸含一丝不明的笑意:“我看着这样的你真漂亮,心想着下一回四叔回来肯定舍不得走了。”
提起自己的男人,牛心菊脸色一变,心中一跳,脸顿时拉了下来。
“二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顾明兰抬抬眼:“没什么意思,就是打趣你罢了,听不明白?”
见顾明兰说话越来越不客气,牛心菊感觉没了意思口气也冷了下来:“那二嫂你慢慢摘吧,希望这火辣子能让你发笔小财。”
看着自己手中的花椒,顾明兰笑了:这发的可不就是一笔小财?如今她的调料生意,每个月有五六两银子的进帐,能让他们一家吃用不愁。
朱家小姑听到了她们妯娌两的对话,待牛心菊走后她进来了:“兰子,你可别与那见识浅的人一般见识,不就一身印花棉布么?她还以为穿了什么绫罗绸缎一般呢。你摘这火辣子做什么用?这么小的东西,可难摘了,我来帮你吧。”
花椒在这里称为火辣子,因为味道又麻又辣,吃到嘴里如火烧一般而得名。
顾明兰知道正因为这东西味道不好,所以这里人根本不吃这东西。
可是这东西她做花椒面时要得不少,卖到酒楼里也要很多。
朱阿秀要帮忙,顾明兰也不客气:“小姑姑,这东西药店里会收,你要是有空,去山边田边摘点回来给我,我让人给你捎到城里的药铺去卖。”
这东西能卖银子?
朱阿秀眼睛一亮:“这可是真的?兰子,药店里会收这个?那明天我就带二丫去山上摘,我可记得前山有不少这样的火辣子树呢。”
“行,你只管去摘吧,我包准能给你换银子回来。小姑姑,这山上还有能换银子的东西,到霜降过后,你与二丫妹妹到山上摘茶树籽吧,这个听说城里也有人收。”
满山的油茶树,虽然结果不是太多,可光靠自己两夫妻,这几座山自己也不可能摘得完这山上的东西,如果能给这个小姑姑找个赚点银子的活做,她这个年也不会难过了。
既然自己的男人已经说过了,只要有他一口饭吃,就不会少他姑姑母女俩半口,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这世上都明白。
果然朱阿秀死活都不相信:“那东西城里也会收?这可是我活了三十几年才第一回听到的事。这山上别的没有,可这茶树上的茶树籽可不少,要摘个几十担也不成问题。”
怕消息露出去真有人去城里打听,顾明兰故作神秘的说:“小姑姑,这事可得小心点,别让人知道了,要不然大家一窝蜂似的涌上山,你再想赚点银子可就难了。这东西山虽然不少,可价格并不高。但这农闲了,保不准别人也觉得反正没事就去摘也不一定。”
☆、510第510章 揭他的老底
朱阿秀毕竟没见过世面,听顾明兰一说,吓得她左右前后看过了才说:“还是兰子说得对,小姑姑我这人想得就是不多。我看你大姑那后山也有不少,哪天我告诉她你看成不?”
这朱大姑身份很神秘,她有可能就是朱正清的生身母亲,这是顾明兰这一年来对朱大姑自己她们一家的关心,朱正清又突然的对朱大姑的关心中总结而来。
她本想问问朱正清,可是顾明兰也知道,既然他不说,那肯定有不能说的原因。其实她觉得他不说才好呢,好不容易摆脱一个婆婆,她可不想又弄个婆婆来管手管脚。
不认是好事,帮帮她倒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