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17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今天的事,儿子自认为没有做错,可是自我上了麦场,你问问大伙儿,娘有没有停过嘴骂我?骂我倒没什么,可是连孩子都咒,爹也是当爹的人,莫非在你的心中,儿子不是亲的,你不心疼?

    你也许要怪我不帮家里,帮三叔。可是人情是把据,没有来哪有去?我为什么要帮三叔,莫非爹心里不明白?如果你不清楚,那我细细与你说,儿子前段时间插早稻的时候,想要您与五弟来帮几天,可是你们呢?爹您老事忙,我不怪,老五倒是愿意来,可娘说什么?要来可以,一天一百个大钱的工钱!

    爹,儿子只是种田,不是挖金矿,请一个人工一般三十文一天都很不错了,可娘呢?一开口一百个大钱,她以为那是翻银子?儿子腿脚不好,一个人做不了那么多的活,是大哥大嫂、是三叔与两个弟弟从翻地、平田、施肥到插秧一直在帮着我没要一分工钱,难道眼见天要变了,我不应该过来帮忙?”

    这一番话一出,麦场上顿时又是一翻嗡嗡声。

    朱老爹脸上一翻青红交错,朱正清揭了他的老底,心中非常恼火。可这又是事实,他说不出个理由来,于是狠狠的瞪了朱老婆子与顾明兰一眼:“好了,今天的事就到此为止,哪个还要胡来,就给我滚出朱家!”

    本来族人对朱正清还是有点想法的,觉得不管朱老婆子怎么骂,顾氏也不能说打人。再说,这亲爹的不帮帮叔叔,也有人觉得不合理。

    可朱正清这一番话下来,一个个脸的表情各不相同。

    朱老婆子见朱老爹就想糊弄过去,立即吼着:“不行!小贱人竟然敢打我,想这么混过去?门都没有!”

    “贱人骂谁呢?”

    “贱人就骂你!”

    顾明兰正想笑,顾新梅却跑来了,一把抓住她教训起来:“兰子,你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一个弃妇,竟然不顾形像,这还是不是你?”

    ☆、459第459章 又被教育了

    有顾新梅跑出来护顾明兰,自然这戏就没得唱了。

    别人以为朱老爹是个顾及颜面的人,才会不把家丑摆到族人面前去,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顾明兰了解。

    虽然看不起朱老爹,可顾明兰对顾新梅在这种时候跑来护她的这种行为很感动。就算她什么也不怕,人言可畏,有时候口水也会淹死人,当时她只顾着发怒,有些东西她真的忘了。

    回家的路上,顾新梅拖着顾明兰批评她:“你这个傻子,怎么就办这么傻的事?与她这么一个没脸没皮的人拼,你以为你赢了?她反正被休了,万一她拼了死真让族里休了你,你该如何?”

    朱老婆子会啥得死,打上顾明兰三棒子她也不相信。

    “姑姑,你不知道她骂得太难听了!如果不是还有个成杰在,她恐怕要骂相公断子绝孙呢!天天咬着牙来咒我们,这样活着太憋屈了,老虎不发威,她当我病猫呢!我才不怕她,她要真舍得死,我被休也值得!”

    顾明兰的话一落,顾新梅给了她一板栗:“再说这傻话,看我敲你!正清侄儿听到这句话可得难过了,以后不许乱说!姑姑知道你很能干,可是我要告诉你,女人一生不是凭能干就会幸福,而是凭你的男人是不是只宠着你才能算幸福。”

    如果是以前的顾明兰自是不会理解顾新梅的话,可是两世为人的她,早已认同了顾新梅的话。

    一个女人幸福与不幸福,不在于你有多少钱,你有多少房,你有多少地。真正在于的是,你吃穿不愁还有一个宠你无线的男人。

    到了家门口,顾新梅真心的说:“兰子,把姑姑的话好好想一想,她那老命,值得不得你用名誉去换。我知道,你也许不在乎名誉,可是人活一世,不能在别人牙齿缝里过日子,知道不?咱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孩子想,你总不想以后你的孩子到村里玩,家家户户都拒之于门外吧?这族里长辈,平常是没什么作用,可是你真要与族规对着来,恐怕他们就要跳起来了。”

    顾新梅语重心长的话触动了顾明兰,她来到这个世上,除了朱正清与自己的两个亲姐妹对她这么关心外,顾新梅这个堂下的姑姑,远比原主的亲姑姑好上一万辈!

    顾明兰也真心的保证:“姑姑,我记住了你的话,以后生气前,一定会好好想想。”

    顾新梅一脸儒子可教的样子笑了:“好,那回去吧,一会得下雨,该收的收好。”

    中午时分朱正清回来了,他只假意生气的瞪了顾明兰一眼:“兰儿,下回不可以这么傻,知道不?今天要不是新梅姑姑过来,老太婆真要闹到族里去,她自然得不到便宜,可是你也得不到便宜。如果真是这样,我情愿被老太婆骂一年,我也不舍得你受那样的罪。”

    顾明兰嘴里答应着以后不会再冲动,可她知道,如果再有一回,她恐怕还是会与朱老婆子干起来。

    对于族里的指责,她真的不放在心上。

    今天的事真闹到族里,顾明兰知道她不可能真的被休,毕竟朱老婆子已经被休。真到了她要强行说她是朱正清的亲娘,非得休了她不可,她相信朱正清会把他非朱老婆子亲生的事说出来。

    不过,没到那一步也好,她不想朱正清的名声受到非议。

    当天傍晚,下起来大雨。

    天灰朦朦的一片,站在门口也看不清对面的田里。

    朱正清把朱成杰从村学接回来后,父子两人一身湿透透。

    看着朱成杰湿得没一根干纱的鞋子,顾明兰赶紧吹父子两人都去泡热水,把衣服换上,然后让他们一人喝了一碗姜汤才开饭。

    晚上刚一睡下,天边竟然响起了夏雷,一道闪电飞快的划过,倾刻间像瀑布似的大雨打在屋顶上,悉悉嗦嗦的像唱歌。

    “这雨下得好啊,刚刚翻好的麦田一下透,再施上一遍土肥,只要没有天灾,今年杂粮肯定有个好收成。”

    农民靠天吃饭,而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顾明兰担心的问:“大家的麦子全都收起来了吧?”

    朱正清赶紧说:“收了,都收起来了,有几家还没碾全的,也把麦杆晾在了架子上,一两天也不至于发芽。”

    两人说着说着,在有如交响曲的大雨中,顾明兰睡着了。

    地里都淋透了,正好下菜种。

    顾明兰想起顾新梅的土豆粉,那东西到了冬天,万一赖被窝时,晚上闷好一罐骨头汤,早上就可以用骨头汤煮来吃。煮着吃的土豆粉要是吃腻了,就炒来吃也一样。

    收了地里的苞心菜,翻地沤肥种上了土豆,朱正清又换来了一些秋芋艿种给种上。见没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他便思量着上山打些野味来过节吃。

    虽然顾明兰不太想朱正清去山上,但他再三保证就在前山走动,得到顾明兰的答应后,他一大早就上山了。

    起来后,饭已经做在了锅里,顾明兰炒了两个菜,把孩子叫起来吃了饭,等朱成杰去了学堂后,她搞起卫生来。

    见院子里的蚊子多了起来,看两床蚊帐黑乎乎的,她就思量着做不要了这旧蚊帐。听到有人邀她去镇上,当下就与村人一块去了镇上,买回了两床暂新的麻帐。

    下午回来,又与朱唐氏一块去山边扯了一大捆催蚊草回来晒,这时代没有蚊香更没有杀蚊剂,也不像城市里一样,到处是纱窗。农村里只要太阳一落山,到处都是蚊子“嗡嗡”叫,不止吵得人心烦,更会咬得人发痒。

    这催蚊草顾明兰并不认识它,可朱唐氏认识,她听说只要天一黑在院子里、房间里都点上几堆,蚊子便不会咬人。

    回想着这里的热天记忆中并不好过,顾明兰是个享受派,回到家后挂好新蚊帐,她还是觉得有所不足,见朱正清回来了,于是她问:“相公,村子里谁是篾匠?”

    朱正清被问得一怔:“篾匠?媳妇找篾匠做什么?箩筐之类的东西,我们家已经够了。”

    顾明兰闻言眼翻白:世上的篾匠就只有打箩筐的作用?

    ☆、460第460章 都不想理她

    见媳妇朝自己翻白眼,朱正清悻悻的问:“媳妇,那你要做什么?小东西我自己会做,要是大件的就得找江生叔了,他的手艺很不错。”

    顾明兰知道朱正清会不少手艺,这家中不少的盘箕都是他织的,只不过,她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大件。

    于是她指着院子里移来的两棵山梨树说:“天热的时候晚上可就不好过了,一家人不可能吃过晚饭就能睡得着,特别是天闷热的日子,屋子里根本呆不住。我想打一张大的竹凉床放在树下,在这两树中间盖一个茅棚,天晴时晚上可以躲在竹床上看星星,下雨可以在棚下挂衣裳。”

    看着媳妇闪亮亮的双眼,比星空中的星星还要亮,朱正清想像着,夏天的晚上,躺在竹床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挨着身边的星星,那会有多美?

    朱正清眼睛一亮:“这是好办法,不必等天热,其实现在就可以放了,晚上在一边点上一把蚊子草,吃过饭在这里坐坐也不错。不过,竹床要做就多做两张,一张有脚的做得大点放在院子里,两张无脚的等天热时直接铺坑上,那样不就凉快了?”

    这男人还知道举一反三?

    在院子里乘好凉再进屋也不一定就凉快了,可坑上垫一张竹凉床,那不是晚上就好睡了?

    竹子大大小小竹山上不少,说动就动,当天朱正清与朱江生说好后,就去山上砍竹了。

    揭开捂在空间的稻草下的蚕种看了看,蚕宝宝这几天怕就要出了。今天天气不错,朱正清去了山上砍竹子,她也没事了,于是顾明兰准备再去看一下园子里的桑树。

    出门转过田埂到了园子边,为了方便顾明兰扒开园子的围栏,在靠路的地方开了一扇门,这样她就不用走朱家院子出入了。

    进到菜园里,顾明兰发现,这菜地有了朱家小姑的照看,朱家院子里的桑树长得很好,头批桑叶已有铜钱大。因为是插枝第一年,这发叶虽然迟了不少,可现在能长成这样,确实是用上了心照顾。她心中赞叹这小姑做事很尽心。

    走近桑树边,顾明兰摘下一片嫩嫩的桑叶,仔细的翻看了一下叶子的纹路,见叶纹很浅,叶形也不大,知道还得有三五天这桑叶才能采。过个三五天虽然时间也不短,不过却正好与蚕宝宝孵化出来的时间差不多。

    见桑叶长得比她预期的要好,顾明兰暗想着等朱正清回来得与他说多砍些竹子,那些竹盘箕可能不够用。蚕种质量很好,似乎出种率也极高,她想着恐怕原先那些竹盘箕少了点。

    “哎,兰妹子,你还真想得出,在园子里种树叶子,这能出银子?”

    菜园子一边正是朱姜氏,顾明兰觉得这个人还真脸皮厚。

    那天在水沟边顾明兰说起捡柴刀的事她落荒而逃,她今天还敢故意跑到这菜园边来找她说话,而且还笑得这么假,这人有什么目的?面地这种无利不起早的人,她真心不喜欢。

    村里都是族人,一路上都人来人往,有人在一边看她们说话,顾明兰不想让人说她高傲,所以淡淡的应了她一句:“不试试就永远不知道。我家男人没你家正明哥有本事,一身的手艺赚得了大钱。我更没有正明嫂子你有本事,就只能想些法子赚个辛苦钱了。”

    朱姜氏心底恨得顾明兰要命,也知道她这话中的讽刺意义。

    可每年上半年,朱正明都在家中种田不出门,根本赚不到钱。如果不是实在缺银子,打朱姜氏三棒子,她也不会来与顾明兰搭话。

    如今为了银子,她不得不装傻:“兰妹子说什么呢?我家男人有手艺,你家正清兄弟不一样有手艺么?这村子里的后生仔想跟他上山打猎的人可不少,也不知他哪天再上山去?”

    原来她在这等着呀,顾明兰心想,要不是为了银子,朱姜氏不可能厚着脸皮与她没话找话。今天她之所以装傻,就是因为前几天朱正清带了两个人进了山,打了不少猎物回来,被她看到眼红了呢。

    这人啊到了要钱的时候,真是就应了那句:要钱不要脸了。

    顾明兰强行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讽刺的笑容:“他这手艺可没正明哥的手艺好,他这说是门手艺,可谁都知道这大山不是这么好进的,山中的危险谁能知道?所以我近期不准备让他上山了,就算我种点桑叶只能赚点小钱,可总比让他上山放心些。”

    顾明兰这一翻话一出口,朱姜氏的脸就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