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14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对于朱家夫妇送来的东西,陈掌柜知道肯定好东西,当他吃过顾明兰做的凉皮后,爽快的付了十两银子。

    不过,这回顾明兰没有接:“陈掌柜,这方子我不想卖。”

    陈掌柜一怔:“朱家弟妹,这…”

    顾明兰笑笑:“这凉皮我有两种做法,做出来的凉皮味道不一样。只是你也知道,这凉皮成本不大,一碗不过三个铜板,可却能让一个大男人吃饱。现在天气渐热,这凉皮又是开胃的食物,我想借你个地,以后在你这楼前摆摊儿,每天给你算租钱,不知掌柜的是否行个方便?”

    只租地不教他法子?那他临县的酒楼怎么办?

    而且这东西夏天肯定会大卖,按朱娘子教给他的外卖方法,他只要一碗卖上十个大钱,一天做个几百碗,恐怕不是问题。

    而且这东西新鲜,到了城里,他一碗二十个大钱,恐怕有人抢着要。

    以临县那酒楼的人流与生意,一天五百碗恐怕是最少了,一天的收入…一个夏天的收入…几年的收入…

    如果自己只是租地给她,那损失就难说了。

    想到这陈掌柜一脸的诚恳:“朱家弟妹,我们一直合作愉快,老夫也不知道你这凉皮的方子制作这么复杂,你们这样好不好?我们打个商量,这天气一热,我这楼前也太热,根本坐不下人,如果夫人愿意把方子教给我,并承诺不在本镇再卖,老夫出五十两银子,弟妹意下如何?”

    ☆、453第453章 谁才是狐狸

    这陈掌柜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如果他仅仅是在这镇上销售,一年也就赚个四五十两罢了,可是他却不止这点生意。

    顾明兰自己也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果这一点她都猜测不到,那么前世那么多年,她就白混了。

    于是她歉意的说:“陈掌柜,我也说句真心话,一直得你照顾,这才一有新鲜吃食,我就最先到你这来。这凉皮一年至少能做五个月,取材简单,成本又少,就算卖十文一碗,一年我最少也能赚个五十两的收入。这个活计,我想当作一项长久的谋生手艺。你也知道,我们乡下人,想要个零用钱不容易。而且,这凉皮我还想了不少的吃法,不仅夏天可以卖,就是在冬天也可以卖。”

    一听这话,陈掌柜的更着急了:“朱家弟妹,我们商量一下,你只要把这凉皮的吃法都告诉我,而且这法子你不在这教别人,我出一百两银子如何?我是真心与你作生意。”

    朱正清看着顾明兰与陈掌柜的谈生意,两人越谈他越傻。

    刚刚陈掌柜说五十两,转眼就成了一百两?他们朱家村人,有多少家人连十两银子见都没见过?

    媳妇一直还在犹豫,莫非她对价格还不满意?

    朱正清知道自己媳妇其实根本没有作生意的打算,因为做生意太辛苦,他也不主张她来做。

    只是,他没催她。他知道自己媳妇是个有主意的人,而且这方法是她想出来的,她想如何他都不干泄。

    见顾明兰还不松口,陈掌柜的想哭了,只是他真的不能再出高价了,这虽然不是个菜方子,可这价格也真的很高了。如果他不是临县与贵人合作的生意极好,光凭镇上这家店的生意,他也不敢冒这么大的危险,用这么高的价买一个吃食方子。

    “朱兄弟,你帮老夫劝劝弟妹…”

    朱正清接到了媳妇的暗示,他终于开了口:“媳妇,陈掌柜的一直照顾我们,我看就以这价把方子让给他吧?我们手中也在陈掌柜历来跟我们做生意的银子,再有了这一百两银子,总有几年的好花用。也许,再过一阵子,你再想出什么好方子来也不一定。”

    虽然陈掌柜不认为,这好方子就是朱家所有,但是他这翻话却让他极为满意:“对对对,朱家弟妹,以后你有好方子,只管送到老夫这来,我一定给你一个最优惠的价格。”

    无奸不商。顾明兰自己就是从商出身,她哪能不知道目前陈掌柜的话中之意?

    不过她自己确实是没有想着要风吹日晒的过日子,今天故意这么说,就是想把做凉皮的方子卖一个好价钱。

    终于顾明兰答应了:“那好吧,既然我相公这么说,我也只得答应顾。陈掌柜,准备契书吧,我只不过得提醒,这方子我交给你后,绝对不在五幸镇出分售。但是如果这方子是在你手中泄漏,那可与我无关。我虽然是妇人,可做生意诚信为本的道理还懂得,在你楼里我也出过不少的方子,但是你也知道,至今无一流出。”

    这一点陈掌柜的自然相信,年前的碳烤、上回的菜食,如今都成为他酒楼的招牌菜,而且他做了一个冬天,除了五幸镇和临县自家的酒楼有这些菜食外,其他仿出来的,可没他这味道。

    陈掌柜的笑着说:“那是自然,既然老夫敢与你们继续合作,自是信得过兄弟夫妇了。陈山,笔墨侍候。”

    第一种凉皮的做法比较简单,只教两遍这师傅就已掌握。第二种凉皮,酒楼里正好有发酵好的面粉,顾明兰认真的教这师傅如何洗粉,如何取面筋,如何水粉分离,再如何上锅蒸。

    调味、炸麻辣油、注意事项、卫生要求,一一说过之后,又让这师傅再做了一遍,又把凉皮蒸吃法、凉皮炒吃法全部写下后,她才结银子出门。

    朱正清看顾明兰一脸疲倦心疼的说:“媳妇,我们今天早点回去,你累了。”

    其实就是时间长了点,体力活并不重,来一次镇上总得买点生活用品回去。

    顾明兰笑着摇着:“买点东西回去吧,来了一趟总得对得起自己。”

    两人到了镇口见村里的牛车还在,全身挂满东西的朱正清立即占了两个好位子让顾明兰坐下。

    只是同车人的见他们这么多东西,有的流口水,有的嫉妒:“正清,你家发财了?有好的发财路子,可别忘记我们是族人呐。”

    有人打趣:“莫非哪家店今天不收银子不成?”

    也有人酸溜溜的说:“你家这么有钱了,早该自己置办一辆牛车,也省得跟大家伙挤。”

    顾明兰笑而不说,任人去谈论。

    牛车她不是没打算过,如果不是怕太打眼,怕这朱老太婆又来闹,顾明兰就想自己买马车呢。只是时候不到,她不想太高调。

    朱正清擦好汗才回几人的话:“婶子们说笑了,我哪有什么发财的路子?今天到镇上办点事,是衙门里同位朋友听说我家搬家了,那天没来得及去,非得送个礼。这不,说塞满篓子了。”

    虽然这解释很合理,大家也知道朱正清在衙门里有朋友,可是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古怪,先天不爱相信人,一个个看着他们夫妻露出探究的笑容。

    两人拿着东西刚一进往家里去的小路,朱成敏像只小燕子似的扑了过来:“爹、娘,我下午去大伯娘家玩了,然后我们去了小姑奶奶家。娘你看,这是我二丫姑姑教我们绣的荷包,送给你。”

    怪不得这么开心,原来有成果展示了?

    顾明兰接过成敏递过来的荷包,虽然布料是粗棉布、荷花也绣成了个个疤,但她还是连声夸赞:“啊,这是我家成敏绣的第一个荷包?真厉害,这才学多久啊,竟然会绣花了,娘收下了,谢谢成敏!”

    一个七周岁的孩子,如果是在前世,连针都不敢碰,更别说绣花了。

    表扬教育,这是教育专家提倡的孩子教育法,这夸奖又不要钱,顾明兰自是不吝惜。

    果然朱成敏开心极了,朝着朱正清说:“爹,下回敏儿也给你绣一个荷包装铜钱。”

    朱正清笑着点点头:“敏儿好好学,爹还等着穿你做的鞋子呢!”

    做鞋子?做一双爹爹的大鞋子?顿时朱成敏傻了。

    ☆、454第454章 平凡的日子

    回到家把东西分给了顾新梅与朱唐氏及朱小姑家,又让朱正清送了一斤肉、一斤红糖去给朱老太爷两老头老太。

    顾新梅得知顾明兰把做凉皮的方子卖了,她并没问得了多少银子,而是高兴的说:“能卖到银子就好,那今天姑姑就跟着你们沾光了。”

    自此,顾新梅从未在村子里人面前提过,顾明兰会做凉皮之事。

    五月麦黄,绣女下床。

    到了四月底五月初,村子里人大多又开始忙碌收割冬小麦。这个季节,是村民们最忙碌的时候,从大人到孩子,只要能干活的,基本上都下了地。

    顾明兰自己一家没分到麦子,可是大哥朱正林家倒是有三亩麦地。

    收麦子是个辛苦的活,收了还得晒,晒了还得碾,作为南方人,顾明兰对麦子的收割过程,与收割水稻同样不喜欢。

    当朱正淼被逼得过来传达朱老爹的意思,让他们一家去收忙收麦子时,朱正清非常明白的拒绝了:“老五,你与爹说一声,前段时间我插秧时,大哥大嫂帮了我好几天,这几天我得去还工。”

    朱正淼脸很烧,三月初二哥种早稻时,他本要去帮忙。可是娘死活拦着不让去,媳妇却身体不舒服起来,他没有去,而爹也没去看一眼。

    分家的时候,没分给二哥一分地,还说他拿了那三亩地,这家中的麦子就不分给他一家了,让他听到这个话都觉得脸红。如今非让他来叫二哥,如果不是亲爹,朱正淼真想挨他一阵。

    听了朱正清的话,他理解的点点头:“二哥放心,五弟我会如实说。”

    一大早朱正清吃过饭后,便准备去大哥家帮忙,不想让他做早饭,所以朱正林并不知道自己弟弟过去。

    虽然天已经很热,可是自己家早稻下田时,头道耘禾时,朱正林夫妻都来帮忙,并且没要一分工钱。这时节是个抢收的季节,就算她再不喜欢做这种活,但顾明兰知道,不趁着天气好把麦子收了,万一碰上雨天,这麦子就完蛋了。

    见朱正清要出门,她也赶紧把草帽戴上:“你慢点,那麦苗可挺割人的,把这个戴上。”

    看着这奇形怪状的东西,朱正清不解的问:“媳妇,这是什么?”

    “草帽呗!就是装了帘子的草帽,这是手套用帆布做的,戴上麦子不割手,那天听大嫂说要收麦了,我突然想起这东西,就让她做了几顶,这是你的,这是我的。”这是顾明兰以前看小说时看到过的情节,那是她后来带孩子陪医院,实在无聊时爱上的一种消遣活动。

    朱正清见她仔细的给自己拉好帽帘后再次说:“媳妇,你别去了,这天太热了。”

    不去可不好意思,每一回这大哥夫妻都是双双对对来帮忙。如果自己不去,那难为情的。

    “没事,我一会慢点就好了。”

    在朱正清的心中却不这么想,自己媳妇这身体还没满双月子,就算不用下水,可是收麦子这活很累,他是真的不舍得让她去受累。

    “媳妇,这收麦子你就别去了,外面这么大的太阳,我不想把你晒晕了。要不你一会送几碗凉皮过来当点心吧?今天大嫂肯定没空,一会肯定得肚子饿。”

    见朱正清实在是不舍得她去晒,虽然这会儿太阳还不狠,可是顾明兰知道,这季节早太阳还温和,但一到九点以后,这太阳就猛许多。

    想想朱正林夫妻这会肯定早就出了门,他们家日子没自己家过得好,油盐也比自己家薄,而且自己也确实吃不消这种体力劳动。于是顾明兰决定承这个男人的情,准备做她力所能及的事。

    “那好,你与大嫂说一下,等会让她别往家去了。”

    顾明兰做事仔细,所以手脚实心不快。其实她去了地里,也做不了多少事,见媳妇听从了自己的安排,朱正清开心的说:“行,我一去就与她说,一会大嫂肯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