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02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朱家村虽然靠近的不是什么大山,可是三面都有不少的小山丘。因地少山多,放羊的人家还真不少。

    朱正清出去半个时辰就回来了:“媳妇,三叔家如今正好有三头羊产子了,我与他说好了,每天让他送一瓜勺奶来,一个月给他二百个大钱。”

    顾明兰倒是知道朱三叔家养了羊,因为朱三婶身体不好,重事做不了,长年还得吃药,于是赊了十只羊回来养,如今已养了好几年了。

    既然他家有,而且朱三婶这个人不错,于是顾明兰说:“那行,三婶家有就更好了。”

    羊奶的来源解决了,那就得准备一些煮奶的材料。

    顾明兰前世给新鲜羊奶去膻味,用杏仁。可她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就只得用茶叶了。

    果真朱正清不知道杏仁是什么,顾明兰只得找顾新梅要些茶叶。

    只是看到顾新梅拿出那一袋黑乎乎的全是老梆子的茶叶时,顾明兰傻了:这茶叶也太难看了吧?

    顾新梅看她这样子,以为她不认识茶叶,便笑着说:“莫非你娘家从未人教你做过茶叶。”

    顾明兰讪讪的笑笑:“不是,只是觉得这茶叶太老了。”

    顾新梅瞪了她一眼:“什么茶叶太老了?茶叶不老,一炒一揉再一晒,那不就成了一把茶叶沫?”

    会么?顾明兰前世生活的农村,是江南地带。

    她的奶奶可是炒茶高手,绿茶基本上是在两叶两芯就摘下来炒制,红茶稍晚些,可是也不会等到这茶叶都成老叶梆子了再炒茶啊?

    心下对这时代的茶叶有了个了解,顾明兰俏皮的说:“是,姑姑说得对,我是门外汉,那我就拿走了啊。”

    看她这俏皮的样子,顾新梅好笑的挥挥手:“去吧去吧,不够了再来拿。”

    还有一个来月,这新茶就可以采摘了,虽然她炒茶的手艺没有她奶奶的手艺强,但顾明兰还真懂得一点制茶的手艺,于是她笑着说:“行,我不会客气。”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这两天村子里有人在说:“顾氏这人还真是爱折腾,听说她家一餐的伙食花的银子抵得上别人家一天呢,她这是在哪发的财呀?”

    “什么发财啊?听说就是正清年前他义兄从外地给他弄了些金仁油来,他们不是在镇上做了十来天生意么?还不就是那点银子?要我说呀,这女人太不会当家,那可不是个事儿,这当家人不会当家,这家早晚还不给她败了?”

    朱唐氏听到别人在胡说八道,除了当场给这些人一阵排头外,然后又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二弟妹,二弟妹,你在家不?”

    这会儿顾明兰正在厨房准备中饭,俗话说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今天中午她准备了三菜一汤,都比较下饭。

    听到朱唐氏这急切的声音,她立即应声:“大嫂,我在厨房,你这急惊风似的跑来,出什么大事了?”

    朱唐氏人还未进厨房,就呛着声:“村里这些长舌妇,天天在议论你,说你花起银子来似流水一般,天天不是鱼就是肉,要不就让二弟打野味来吃,说你就是个败家娘们。”

    “噗!我家确实是这样,不过要败要是败我的家,关她们鸟事呀?大嫂,你可别在意,这人嘴上长着两块皮,不说东道西,她就会觉得空长了。我吃我的,她说她的,说过了她也得不到什么,我也少不了什么,有可好生气的?”

    本来朱唐氏还觉得村子里的人冤枉了顾明兰,只是当她进到厨房,看到她那案板上准备好的几样菜食时这才相信别人的话没说错。

    “二弟妹,你家今天不是有客吧?”

    “噗!”顾明兰禁不住又是一笑:“大嫂,就这么简单的三菜一汤待客?”

    朱唐氏一脸心痛:“二弟妹,你家才四个人,竟然一餐吃三菜一汤?这是什么?猪脚?准备红烧不成?那锅里是什么?不会是骨头汤吧?你可真是大手大脚的花银子呀。”

    这个大嫂人不错,顾明兰不想让她心里不舒服。

    顾明兰拉着朱唐氏坐下,拿出一盘五香水煮花生递给她:“大嫂,你也知道,那些年与大伙一块吃饭,那老太婆是如何对他们父子三人的。不是少吃,就是剩饭居多。你看看成敏与成杰,相比村里同年的孩子,他们的个头、体重可就差远了,如果再不补补,对他们的成长就会造成困难。如今,我们手上还有点银子,留下必备之外,我不想再省着两个孩子了。”

    “可这也吃得太好了吧?你们手头上也没多少银子啊。”

    顾明兰意味深远的说:“大嫂,会花银子的人才会赚银子,你别担心我们有两双手呢,银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430第430章 孩子逃学了

    别人说什么,顾明兰也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她要嫉妒自她嫉妒去,她败的是自己的家,与她人可干?

    就是有好几次,朱老太太明里暗里示意朱正清,让他管管她,顾明兰也没在意。

    日子过得好了,也觉得过得快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顾明兰看看又有许多的菜种要下地,分给他们的菜地不多,但她还是准备精心的耕种。这些天,她不仅种上了应季的各式蔬菜,还在角旮旯里插桑树,这点仅有的菜地她一席也不能浪费。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着小日子,季节一来,顾明兰还真的试制了前世的绿茶与红茶。因为技术有限,工具又不专业,做不到前世的那么精细,但是相对于这时代的茶叶来说,她很满意。

    朱成梅天天跟在她身边,有时学着种菜,有时跟着采茶,不忙的时候,就去跟着王二丫学针线,小丫头成长很快。

    自二月开学起,朱成杰上村学快两个月了。

    这天是学堂旬休的日子,午睡过后,朱成杰畏畏缩缩进了房间提出:“爹,我可不可以不去村学读书了?”

    小小年纪有书给他读,他竟然还说不想去?村子里百十户人家,能上村学的孩子仅十来个,而且还只有他是唯一的一个没有亲娘的孩子。

    面对这么不识好歹的孩子,顿时朱正清双眼一瞪火了:“你说什么?”

    朱成杰浑身一振,本想再说一次自己的想法,可见他爹这要嘱人的眼神,吓得嘴唇都哆嗦了。

    看孩子被他吓得连话也说不出了,顾明兰娇嗔的扫了朱正清一眼柔声的劝说:“你这么大声做什么?孩子都会被吓坏的。杰儿,你过来,慢慢跟你爹说,为什么突然不想去上村学了。是夫子责备你了,还是同伴人笑话你了?”

    朱成杰看了一眼严肃的朱正清反复斗争了许久才说:“娘,都不是,只是我觉得上村学真的一点意思也没有。先生一天到晚就让我们认字读字,读字认字,我坐着坐着都要睡过去了。可是哪个要睡过去了,没把字得文记牢,先生就得打板子了。”

    这是厌学症!

    小时候顾明兰也有这个想法,觉得读书没意思,要不是那时候是义务教育,必须接受九年教育的话,她恐怕也逃学了。

    她能发愤努力,那是因为有了目标。

    如今,朱成杰还小,对未来根本没有想法,学堂里又不自由,他一个成天在外面野惯了的孩子,突然被关在学堂里,肯定不习惯。

    可朱正清不解,他小时候想上学,可偏偏上不了学,如今儿子命好,有读给他读,他竟然说不读了?

    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里,让他一听之后怒目而视对着朱成杰骂了起来:“你个没出息的东西,你可知道你上一年村学,我们家能吃两个月的好菜呢。你竟然不好好学不说,还提出不去上学了?你说,你到底想去做什么?”

    朱成杰一脸要哭的样子,可能是不上学的心理占的比重大,于是他还是不管不顾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村子里好多小伙伴也不去上村学,为什么非得我去?我就是不要去了!”

    顾明兰听了朱成杰不愿意上学的理由顿时一头黑线:村里好多孩子都不上学,为什么非得你上?孩子,你知道这村子里有多少上不起不的么?七八岁的孩子,不是放牛就是下田,看来没让你去干农活,你是觉得委屈了?

    唉,孩子终究还是小啊,他不能理解他有学上是多么的幸福。

    这孩子还真是不知道好歹呢!要送孩子上学,有这么容易?要不是碰上这么好的后娘,当继子的不要说上学,就是想站在学堂边上看看的份都没有!

    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个想上学却没得上的愿望,听到朱成杰的狡辨,朱正清“啪”一的声站了起来:“小兔崽子,你再说一句不上学试试?看老子人不打断你的腿!我告诉你,明天你好好的去给我上学,否则饭也没得你吃。”

    朱正清大手在桌上一拍,果然震住了朱成杰,他吓得张着嘴再也没了声音。

    这粗鲁的人!教育孩子这蛮法子可不行。

    虽然说棒子底下出孝子是这个时代的教育方法,可也有出逆子的例子。万一这粗鲁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吃这一套,真来个离家出走,那就麻烦大了。

    不是说她不是孩子的亲娘,就能眼看着孩子走歪路。

    顾明兰见朱正清真要教训成杰,这男人的性子她了解,于是急忙拉住他对成杰说:“成杰,快跟爹爹说,你不是赖学,只是一时没想明白罢了。”

    朱成敏听到爹爹在发火也进来了,听说是哥哥不愿意上学了,她怕哥哥挨揍,也帮着劝:“哥哥,你快点与爹爹说,你就是说说玩玩的,明天会去上学堂。要不然,你真的要挨揍了。”

    别的孩子成天都可以上山采果子、下河捉鱼虾玩,他就非得送在那小院子里无聊得紧?这么多人都可以不上学,他也不要上学。要是不用上学了,明天他就可以与虎子上山采杨梅吃了。

    不,只要不再让他去学堂,他情愿让爹挨一阵。

    不管顾明兰与朱成敏如何劝解,可是朱成杰就是不应承,低着头坐在桌子边理也不理人。

    看着一脸倔强的儿子,媳妇又不让他揍他一阵,等两个孩子出去后,朱正清无奈的叹息一声:“这孩子也不知像哪个,脾气这么倔又不知好歹。你也别拦着了,我看他明天敢不敢不去上学,除非他想屁股痒。”

    “噗!像哪个?你说像哪个?我说这脾气跟你呀可就没半点差!当时我不就是没想明白不愿意嫁给你么?可后来我道歉过多少次,你还不是一直觉得我的心不在这个家里?我知道这次孩子没了你也难过的,你不劝我倒好,倒是我劝了你多少回。可你不还是半夜三更一个人站在后屋出眼泪?好了,莫生气了,成杰不小呢,不想上学一定也是有原因的,我劝劝再说啊。”顾明兰被朱正清一句话倒是惹笑了。

    ☆、431第431章 父子开战了

    朱正清知道自己教孩子不如媳妇在行,他知道顾明兰会帮着劝成杰上学,于是他站了起来说:“我再去地里帮一会,早上我砍了不少枝条回来了,现在去搭个瓜棚。骨头我已炖在罐里了,你一会再起来去走走,省得晚上走困,帮着我看一下火,等我弄好瓜棚后再回来帮你。”

    “嗯,你去吧,家里的事我会管好,你只管去帮自己的事。”顾明兰掀开身上的被子,套了条夹裤就下了床。

    “行,不过你要记得,你可不许碰冷水,有洗的东西,让敏儿帮着,她也大了,得让她多学着些家务事。无论如何,这两个月你得给我好好养着。只要你养好了身子,我就是再忙再累也开心。

    重活你也等我回来做,你就看看那罐子下的火,我放了几朵干菇儿在里面,等熟了你就先喝一碗。”朱正清急忙拦住要出门的媳妇。

    这些天虽然她一直在忙碌着,可是大多数的活朱正清总是只让她动嘴,少让她动手。

    明知道是这男人在以各种方式疼她,但顾明兰觉得他太小心了,她觉得人真的没这么脆弱。

    再说,一个人天天只看着不干活,也不是什么好事,不仅会让人越来越懒惰,而且也难熬。这时代能用来消遣日子的东西太少了,而顾明兰又不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又不是真正的做月子,养什么双月子啊?你就只会听新梅姑姑的话,农村里人生个孩子都养不上一个月,要让人知道我真养两个月还不被人笑死?好了,你也不要提心了,这不就差这两三天么?不就洗个菜洗个衣么,又不去泡冰泉,哪有你说得这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