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

重生娘子在种田_分节阅读_484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那是因为他们或奢靡,透支生命,或是为国操劳过度,透支身体,皇兄,就以我们兄弟为例,哪怕我们晚婚直到二十才有第一个孩子,二十年后孩子也已长成,可以慢慢接触政务,再经过十年历练,我们年纪渐长,而他们也可以慢慢接手国事,最多再过五年,我们就可放手……”

    皇室的人坐拥全天下最好的资源,却为什么一直不长寿?

    除了你下毒我刺杀等各种阴谋陷害之外就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态度了。

    皇子年满十三就要安排服侍的宫女教导对方,初衷是为了给皇室开枝散叶和引导皇子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不让对方在外面乱来闹出不好的事。

    但实际上,这时候产下的孩子不是夭折,就是身体不好。

    十三岁,自己本身就是孩子,身体没长成,精元也很少,这时候经常性的进行性生活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而皇室中人大多不会在这方面克制自己,加上饮酒作乐等生活习惯,让大多数皇室成员大多命不长。

    至少很少有活过花甲之年的,大多是年过四十就殒命。

    明明坐拥天下最好的医疗资源,寿命却如此短,穆扬灵不相信宫中的太医会不知道其中关窍,但太医不提,皇室中的人也不问,显然大家心知肚明,至少因为习惯使然保持了这种规矩。

    此时齐浩然就捅破这层窗户纸,告诉齐修远,他们可以重新制定皇宫的规则,皇子年满十八方可派宫女给他们开窍,也才可大婚。

    齐浩然提议到时让太医去给皇子们讲这方面的性知识,只要知道年纪小的时候性生活会让自己长大后性冷淡和寿命减短,他不相信还有皇室子弟会按捺不住的犯错。

    如果真有人不怕死的撞上去,那么他们也不必多管,人自己都不怕死他们何必去拦着?

    而且这也是检验皇子自制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连自己的欲望都不能控制住,这样的人自然不配为君。

    只要保证了寿命,那他们就能为后世子孙提供学习的时间,齐浩然和穆扬灵算过,五天两休,孩子们会晚四年毕业,因为和现如今先严后宽的教育方式不同,五天两休只存在于他们十四岁之前,在他们年满十四岁后,学习强度会加大,到时候会变成十天一休,到时候他们刚好年满二十,而在前面的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许多其他的本事,足够他们应付进入朝廷后的历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齐浩然低声道:“大哥,汉武帝巫蛊之乱为何会发生?因为他的太子当得太早太久了。”

    齐修远面色一变,坐在椅子上良久不语,直到齐浩然感觉腿站得有些酸了,他才道:“我想见见阿灵,你让她明儿进宫来一趟吧。”

    齐修远没见穆扬灵,而是直接叫人把她带到了上书房,他让万公公对穆扬灵道:“你要想宫里也是五天两休,你就去说服先生们吧,你只要说服了他们,朕这里没问题。”

    小宝和小熊都眼巴巴的看着穆扬灵,穆扬灵想了想就对万公公道:“您去告诉皇上,就说我知道了,不过他得给我一些时间。”

    万公公讨好的道:“皇上说了,王妃用多久的时间都行,只要您能说服了先生们,皇上就能马上下令。”

    穆扬灵满意的点头,就拎了两个孩子去见太子少傅。

    自卢太傅被罢官后,方少傅就是东宫老师中最大的官儿了,而小宝的功课也的确是这位主讲,皇上然她说服所有的先生,但其实穆扬灵觉得她只要说服了方少傅就差不多了。

    方致远性格耿直,学识渊博,在士林中很受尊重,他从没想到过有一天他会直接和一妇人对上,并且俩人还会一壶清茶的摆在案桌上面对面的谈道。

    太子和荣郡王世子就躬手立在一边,方致远实在是坐不住,起身道:“王妃娘娘,不如让太子和世子坐下吧,臣站着便好。”

    穆扬灵安坐在席上,挥手道:“先生坐着便是,此时他们两个只是学生,而您是老师,他们站着是理所应当的。”

    小宝也忙拱手行礼道:“四婶说的是极,先生快坐下吧。”

    方致远见穆扬灵安坐不动,只能无奈的盘腿坐下,穆扬灵就给他倒了一杯茶,然后从旁边抽出一本她刚叫小宝从书房里拿出来的《四书注解》递给方致远,问道:“方先生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圣人所言自然是好的。”

    “先生觉得朱熹可以和圣人相比较?”

    方致远挑眉,世人多尊崇朱熹为朱子,倒很少有人这样直呼其名,更别说穆扬灵只是一妇人了,不过方致远一点也不生气,斟酌了一下道:“《四书注解》通俗易懂,对寒门子弟而言,此书当得上是圣言。”

    这本书说白了就是朱熹读四书的笔记和教案,寒门子弟为何读书困难?

    除了读书成本高外,还因为没有良师益友,书不是读了就会的,还要解其意,但汉字博大精深,一字可有多种解释,断句不同,意思也不同,而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可能都解不透其中的意思,而朱熹愿意将四书注解成书,惠及天下读书人,自然会受人尊重爱戴。

    而有些贫穷的学子,都不用再买四书,只需要买一本《四书注解》就可读尽四书,而江南文风盛行,朱熹在江南寒门学子中可当圣人。

    方致远家世不显,他也读过《四书注解》甚至一度很推崇这本书,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书中所言所注不免生出不一样的解析,所以他现在对这本书态度平平,也从不会推荐学生们去看。

    穆扬灵看到他这个态度就轻忽的把书扔到一边,道:“这本书于寒门学子来说短时期内是好书,但从长远来看,于国于民都不算好。”

    第867章 说服(中)

    方致远挑眉,“王妃今日来是想与下官讨论《四书注解》的?那大可不必,因为下官并不打算推荐殿下和世子阅读这本书。”

    “不是,”穆扬灵抬头正视方致远,笑道:“我来是想告诉方少傅,世人皆认为好的,未必就是好,世人所习惯的也未必就是好。现在不仅江南学子入学都要买一本《四书注解》,其他地方的学堂也渐渐有此要求,但《四书注解》只是一家之言,读《四书注解》的人其实是在读朱熹对四书的注解,但读书人却奉为圣人语,几十年过去,或百年过去,这世上的读书人对四书都只有这一个解释,方少傅,您觉得这是好是坏?”

    方致远面色一变,这是于国大事,为什么会由荣郡王妃来与他说?

    方致远心思电转,深沉的看着穆扬灵。

    穆扬灵正在心里斟酌如何引出休假制度的事,加上方致远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她并不知道方致远心中的惊骇,只是继续道:“您熟读诗书,又是太子少傅,应该知道读书见解各异,不该强求统一,毕竟人不同,思想经历各不相同,见解自然也不同,所以孔子早早就提议教学应该因材施教。”

    方致远谨慎的点头,“王妃此话说的不错。”

    穆扬灵见他赞同自己的看法,顿时松了一口气,笑道:“那方少傅觉得何种教学方式才适合太子殿下和诸位皇室子弟?”

    方致远一愣,看了一眼垂手立在一边的太子和世子,笑道:“王妃放心,对太子和世子,我们上书房的先生都有一套教学方式,不会让他们枯燥读书的,更不会照搬《四书注解》与他们解析。”

    上书房的教师团队阵容强大,现在只有两个学生,可以说教学任务非常的轻松,如果荣郡王妃只是想让他们照顾世子,根据他的性格和爱好教学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方少傅,孩子成长不止是有书本而已,现在以你们的时间安排来读书,孩子们有多少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

    方致远蹙眉,“太子和世子皆是孩子,他们能有什么自己的事?”

    穆扬灵等的就是方致远这句话,扭过头来对太子道:“小宝,你来告诉你老师,你每旬要做的事,事无巨细的告诉你老师。”

    小宝要做的事不少,因为他的时间很紧张,这两年下来,这些事都形成了习惯,所以叫他说来就跟背书一样简单,从早上几点起床去念书到念书期间想了什么,干了什么他都说得一清二楚,到旬休时出宫去庄子上看他办的学堂,处理一些事情,然后去逛街,给父皇和母后及皇弟皇妹们买些小礼物……

    方致远并不知道太子还在庄子里资助孩子们上学,因此听说后不由瞪大了眼睛,听说太子下学后还要去带着二皇子去和大公主玩,更是心颤了一颤。

    皇家兄弟之间除非是同胞兄弟,不然感情少有融洽的,但太子却可以私自将二皇子接到身边带着玩耍却一点意外也不出,方致远瞬间想明白了帝后的意思。

    小宝偷偷的看了四婶一眼,见她鼓励的冲他点头,他就小声的和方致远道:“可是先生,我陪着弟弟妹妹的时间很少,经常只带他们玩一会儿就要去做功课或睡觉了,旬休时间也很少,我还有许多事情想做而不能做。”

    方致远扭头看看穆扬灵,这一下也有些不确定穆扬灵这次来的目的了,难道是为了替太子说情,让他们放学早一点?

    可这话让皇上或皇后来说岂不是更合适?

    他们虽是太子的先生,却也是臣子,皇上下令,他们不会不从。

    还没等方致远想出个所以然来,穆扬灵又道:“方少傅听完了太子的,再来听听小熊的,小熊,你先来说说你之前跟着原先生读书时每天要做的事,再来说你进宫读书后每天做的事。”

    小熊没有小宝的条理性,何况他每日做什么并没有形成计划,所以说得有些混乱,但方致远是太子少傅,归纳总结的能力不要太好,所以他很快总结出了小熊的精彩生活。

    这小子在王府的学习生活很精彩,每日起床后先是跟着他父王习武,然后洗澡用早餐再去上学,原先生对他很宽容,完全是因材施教,以至于他开蒙半年后依然只会读《三字经》。

    好吧,歧视学生智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所以方致远端正态度继续听。

    小熊下午的时候下学也早,最主要的是他有一门课程叫“格物”,他实在不明白王府怎么会给一个六岁的孩子安排“格物”这么高深的课程,所以这小子下学后要么带着弟弟们上房揭瓦,下水摸鱼,爬树挖土,要么就是自己折腾木头机械。

    格物,说白了就是现代的物理课。

    穆扬灵没想给他开这门课程的,但小熊在参观了小黑的木工课程后就对此表达出浓厚的兴趣,他想要自己制作一把弓弩,齐浩然向来宠儿子,所以大手一挥就请了军中一个做弩箭的师傅教他,但他学了之后却对其中的机械原理很感兴趣,这就不是一个弩箭师傅能教他的了。

    穆扬灵在问过原先生,得知他也会基本的格物知识后就放心的把儿子给他教了,而要学格物首先要学好算术,当然,深知世子性子的原先生当然不可能只一味的教他算术,而是隔三差五的给他讲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然后给他布置动手作业,比如做风筝,做孔明灯,再到做船,做木马……

    所以世子很忙。

    这是方致远最后总结出来的结论,而和皇宫不同,世子是学五天休息两天,碰上春至夏至这样的节日都要休息,额外再补充一句,农忙时候世子也要放假的,而且是放长假,因为他是要到庄子里去亲自下地播种插秧的。

    对此方致远表示怀疑,王府世子插秧?不会是只站在边上田埂上看吧?

    方致远很会掩藏情绪,所以并没有表露出来,在场的其他三人自然也不知道方致远怀疑小熊作假,但他耿直,不愿看王妃受蒙蔽,所以额外问了一句,“那世子种田之后有什么感想?”

    第868章 说服(下)

    小熊情绪有些低落的道:“我不明白为什么农民这么辛苦也依然吃不饱饭,生病了也没钱看病抓药,爹说是因为种地完全是靠天吃饭,天好时丰收,天坏时缺收,日子时好时坏,再多的积累碰上灾年也会一无所有,何况百姓少有能有大积蓄之人。”

    “而我娘说是因为粮食产量低,而地租税收过高,让百姓难以积累下钱财粮食,而副业较少,农忙时忙死人,农闲时却又全都无所事事所致,”小熊道:“他们说的我不太懂,我觉得是因为没牛,小黑家没牛所以他家很穷,大才家有两头牛,所以他家日子要好过很多,我娘管着一个大牛场,我觉得只要把牛都送给没牛的人家,那他们就都能吃饱饭了。”

    方致远愕然,然后看向穆扬灵,肃然起身,行礼道:“世子宅心仁厚,是下官以小人之心度人,实在是有愧。”

    “先生何出此言?您快快坐下,我还要请您多包涵呢,这孩子从小跟着我们没读过几本书,所以高深一些的话就听不懂,只怕给先生惹了不少的麻烦。”

    方致远正要谦逊一二,就见小宝满脸严肃的道:“弟弟,你说错了,有牛不一定能吃饱饭的,柱子家就有牛,但他家也吃不饱饭,而且连生病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所以有牛没牛区别不大。”

    “不对,明明区别很大。”

    两个孩子就此吵了起来,方致远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一时瞪大了眼睛。

    小熊毕竟才进宫念书不到半个月,每天累死累活,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多少,自然没有时间和小宝争执,所以方致远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

    就在他瞪大眼睛的时候,穆扬灵挥手打断两个人的争执,道:“行了,你们这样吵到明天也分不出谁对数错,赶明儿找个时间去做个调查,看看有牛的人家和没牛的人家情况对比就明白其中的区别了。”

    穆扬灵眼角的余光看到方致远眼中微带惊诧,就道:“你们做好调查后就给你们的先生抄录一份,让他给你们指点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