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种田记

小乙种田记_分节阅读_31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小庚撒娇的喊着:“外祖母。”站在车沿就往王婆子怀里扑,被王婆子一把搂进怀里心肝肉儿的喊着。

    一个圆脸白胖的妇人笑着搀扶玉兰下车,然后伸手把小乙姐俩抱下来。

    陆小乙不确定所以不敢招呼,等着小丁先开口。

    “大舅母。”小丁乖巧的喊着。

    陆小乙也笑着招呼。

    “上次摔了腿,大舅母也没得空来看你,听你小舅说你把舌头也摔了。”大舅母笑着打趣小乙。

    陆小乙低头装羞涩。

    王婆子上前解围,“都是玉堂那小子瞎说,你当嫂子的还当真了。”

    大舅母哈哈大笑起来。

    陆忠把车上的东西提下,院里又出来三个妇人,都收拾的干净利落,帮着搬东搬西。

    陆小乙跟着小丁把众人喊了一遍,心里默默的记着,大舅母圆脸白肉皮,二舅母长脸有酒窝,三舅母长脸嘴角有志,小舅母瓜子脸最好看。

    一一招呼过,几个表兄弟表姐妹也迎了出来,围着陆小乙姐俩问长问短,小庚也从王婆子怀里滑下来,当起表哥的小跟班。

    “春云,你带着小乙她们到后院看花去吧!”大舅母朝年长的大女儿吩咐完,又朝一个高个儿少年郎说道:“春生,你负责带小庚玩,别让他摔着啊!”

    于是,大表姐春云领队把陆小乙几个小姑娘带往后院去。

    王家院子不小,前后两套,青石板铺陈的小路贯穿两院,前院种着几颗果树,黄梨儿红枣儿累累垂坠,看的喜人。一架黄叶稀疏的葡萄藤伫立一旁,架下的石桌石凳上落着几片枯叶。到了后院,满眼都是斑斓的菊花,只见黄的紫的酒红的菊花抱团吐艳,直的卷的散的花瓣异彩纷呈。

    小乙和小丁激动不已,叽叽喳喳的跑过去,摸摸这朵碰碰那朵,怎么也看不够似得。春云春雨和春玲虽然早见识了菊花的美丽,如今被小乙姐妹感染,也兴致勃勃的上前挑选最美的花朵。

    “乙表妹,你看这菊花开的多好!”春云撩起一朵垂坠的球状花朵,朝陆小乙笑道。

    “哇哇!”陆小乙瞅着那朵绒球一样的黄花,蹦跳过来,墩身扶起春云手里的菊花,“好美啊!”

    春玲是几个姑娘中最小的,她俏皮的摘一朵白瓣黄蕊的小菊,给小丁插在发髻上,高兴的拍手嚷道:“快瞧丁表姐,真好看!”

    小丁脸红红的,小心翼翼的摸着发髻上的小花,娇俏的模样惹得几个小姑娘纷纷效仿,摘朵自己最爱的花插在发髻。

    “表姐,这花儿谁种的呀?以前可没有。”小丁问道。

    春玲一脸得意,“我爹呗!”春玲是陆小乙小舅的大女儿,如今已经五岁了。

    “瞧你得意的,小尾巴都翘起来了!”春云笑道。

    明知没有小尾巴,春玲还是忍不住扭身往屁股后面看,“大姐,我没有小尾巴。”

    陆小乙见小表妹可爱,忍不住逗她,“小尾巴刚出来了,我也瞧见了。”

    春玲鼓着腮,哼了一声,脸红红的靠在小丁身边,“乙表姐坏,还是丁表姐好。”

    春云忍着笑,“对对,咱家就小叔最厉害,菊花养的好,鱼塘里的莲花更是美翻了。”

    春玲最喜欢听人夸她爹,笑的露出一排细牙。

    春云对陆小道:“乙表妹要是早些日子来,还能去鱼塘看看莲花,开的可美了。”

    “表姐,我这会儿就想去。”陆小乙想跟小舅说说养鱼的事,脑海里有些关于养鱼的点子,虽然不能明说,旁敲侧击总行了吧。

    于是,春云带着陆小乙她们从后门出,一群小姑娘嘻嘻哈哈的往鱼塘方向去。

    出了村向山脚下走大约三里地,陆小乙眼前陡然出现一汪碧水。

    春玲朝着鱼塘一角的两间茅屋跑去,“爹,爹。”

    王玉堂闻声出来,瞧见来人,笑的露出一口白牙,“哟嚯,小乙儿小丁儿来了!”

    两姐妹甜甜的喊着:“小舅。”

    “啥时来的?也没提前招呼一声,不然小舅赶车来接。”

    陆小乙挺喜欢她这个小舅,“刚来,就嚷嚷着要来看小舅呢!”

    “让小舅看看,嗯!瘸舌头长好了,肯喊人了!”

    陆小乙见小舅还在打趣当初不喊他的事,当初她也是逼不得已,不敢开口,如今下溪村土语过关,当然毫无顾忌,陆小乙吐了吐舌头,“呐呐,看吧!舌头长好了!”

    “没见过舌头伸这么长的姑娘,丑死了!”玉堂一脸嫌弃的模样,可嘴角又上翘,整张脸看起来很是搞笑。

    春云几个也捂嘴笑话陆小乙,她才不在乎呢,哼,吐个舌头有什么奇怪的。

    “走,小舅带你们绕鱼塘走一圈。”

    鱼塘在王家坝东边一处山湾处,曾经天然的池塘,如今被王家兄弟凑钱买下来,经过几个月的修整,完全变了模样,曾经破败的塘基如今被填补好,夯得结实紧致,塘子四周的枯树被清理干净,饶塘的土泥小路也铺上了窄窄的青石板。枯败的荷叶零散在池塘里,有些萧索,偶尔有鱼触水引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遇到干枯的荷茎,衍射成更多的水纹。

    陆小乙一路走一路看,感慨舅舅们在鱼塘上下的苦功,玉堂更是一脸激动,说起鱼塘的事就停不下来。

    ☆、第28章

    陆小乙脑袋里有很多关于养鱼的点子:比如桑-蚕-鱼相结合、稻田养鱼、混养密养、轮捕轮放等等,都是前世农业频道耳熟的节目。她兴奋的想跟玉堂说,她脸颊越来越红,喉咙痒的难受,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这时,一阵凉凉的秋风拂来,带着池塘秋水的寒意,陆小乙打了个冷颤,慢慢冷静下来,突然觉得那些想说的话,如同鱼梗在喉,说不出来了。

    她所有关于养鱼的知识,来源不过是一个新闻或者一个报道,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实。她没有系统的思路,也没有实际的经验,更没养过鱼,真让她深入的说,她脑袋里马上一片空白。

    而且,你一个小姑娘,怎么懂得这么多?

    陆小乙答不上来。

    她觉得刚才的冲动心理竟是莫名的可笑,她又在低估古人的智慧,不管她承不承认,她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优越感的,总觉得自己来自未来,自己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结晶,她能想的更多,能看的更远。

    可实际上呢?在听了玉堂的话以后,陆小乙为自己滑稽的优越感汗颜。

    只听玉堂笑着说道:“嘿,小乙儿,小舅告诉你啊,鲤鱼爱沉底,草鱼中不溜,鲢鱼爱上水,所以鱼塘里养鲤鱼草鱼和鲢鱼正好,就跟咱们走路一样,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鲤鱼-草鱼-鲢鱼,这不正是最简单的混养吗?陆小乙心里羞愧极了。

    玉堂指着一片枯萎的荷叶,惋惜道:“要是早来,就能看见满塘莲花了,摘片莲叶顶回家,还能做荷叶粥。”

    “这个老塘子底下淤泥厚着呢,等到明年收了莲子和藕,小舅给你们做个莲藕炖猪蹄,保管你吃了还想吃。”

    小丁和春玲都爱吃猪蹄,舔着嘴唇,一副馋模样。

    玉堂指着脚下的塘基说道:“你大舅说了,要在两边载上桑树,听说蚕茧能赚钱,正好你舅妈她们在家没事,就让她们养养蚕,一年养上两三季,收入比养猪还高呢。”

    听听,桑-蚕都出来了,就差蚕粪喂鱼或者更高深的蚕粪沼气沼渣了。

    陆小乙羞愧的红了脸,听小舅继续说着关于鱼塘的构想。

    小丁听得一脸羡慕,“小舅,我家能养鱼就好了,可惜没鱼塘。”

    陆小乙生怕小舅再说出稻田养鱼来,把她心里那点残存的优越感击的支离破碎,猛地脱口而出,“咱们在稻田里养呗!”

    春云几个哈哈乐呵起来,“哪有稻田里养鱼的,等到旱季稻田水干了,鱼不就死光光了。”

    陆小乙据理力争,仿佛置气一般,“怎么不能养了,在水稻垄里挖深沟蓄水,夯好田基,只要平时不漏水,汛期不漫水,鱼不跑出来就能养。”

    陆小乙也就懂个皮毛,真正关于稻田养鱼的技术,她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她只听过没养过。

    玉堂却听的两眼放光,笑的白牙闪亮,“好啊,小乙儿,小舅正愁以后呢,你这个主意不错,等到明年开春育秧苗,小舅再揣摩揣摩,真要成了小舅给你算份子。”

    玉堂越想越觉得可行,也不想在鱼塘呆了,带着小姑娘们往家去,等他三个哥哥回来,再商量商量稻田养鱼的事。

    回到王家,王婆子已经在张罗饭菜了,几个堂哥带着小庚在葡萄架下玩骑马打仗,小庚年纪小,被大表哥春生顶在肩上,追逐其他几个小少年。

    玉堂二十多的人了,看着小子们玩的起劲也眼馋,加入进去立刻遭到围攻,玉堂跳将到一旁,捡起地上几个掉落的虫梨儿,唰唰的甩起了飞镖,姿势摆的好,却不忍心下手,频频脱靶,被几个小子撵的四处跑。

    遛弯儿回来的王老头进门见满院鸡飞狗跳,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没大没小。”话音刚落,一个蜜桃大的虫梨儿飞来,被春生躲过,不幸砸中了王老头的肩膀。

    顿时,院子里响起雄浑的咆哮,“王玉堂,你给我等着!”王老头随手捞起一根长扁担,玉堂吓得抱头鼠窜。

    小少年们哈哈乐,王老头立即指挥孙辈去拦截玉堂,玉堂逼到死角,纵身一跃跳上墙头,得意极了,王老头气的不行,指着玉堂一番恐吓,无果,便坐到一旁的小凳上歇气。

    陆小乙憋着笑,和表姐妹交换完眼神,决定远离战场,免得遭受池鱼之灾。

    等到另三个舅舅回来,陆小乙感觉自己的耳膜都要震破了,个个都是大嗓门。

    大舅王玉金长得魁梧壮硕,提溜陆小乙跟小鸡仔似得,还当她是小孩子,凌空抛了个高,笑道:“瞧瞧,光长个儿不长肉,还没你小表弟重。”

    陆小乙眩晕的站住,紧接着是小丁和小庚,被大舅抛了几个来回。

    然后是二舅、三舅接着抛她们,眩晕一直没停过。

    大舅母正好出来喊吃饭,嗔怪王玉金道:“有你这样当舅舅的吗?小乙小丁都是大姑娘了,抛来抛去算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