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做极品

分卷阅读175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让自己在村民的心里变成王书生这样的人。

    第130章 又是一个好年成(完结)

    章树他们刚坐定, 村民们就一起上他们家来了。

    大家先坐着随意聊天, 没人往学堂上面提, 但大家也不走, 就是等着村长过来说和。

    章树看破不说破,也就随意地和他们胡侃两句,最后就说了自己这回去县城,找了莫家书院的一个夫子回来坐堂, 老人家学识渊博, 为人正派不古板,真是好啊!

    他越夸, 村民的心里就越痒痒,然后就越发想要让自家的孩子也进来学习。一个个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都希望对方能做出头鸟, 但是没一个人主动的。于是大家伙又在心里嘀咕,

    怎么村长还不来呢?

    村长确实有事绊住了, 但村民们不知道,还以为村长临时打了退堂鼓, 这下子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章树啊,老头子厚颜,和你说个事,如果不成你也别见怪。”一个老头开口了。

    章树心里一笑, 终于忍不住了?但他面上还是没有波动, “福伯您说吧, 一般的事都好说。”

    村民们心里咯噔一下,那这读书识字到底算不算一般的事呢?

    “我就是想着,你不是要在村里建个学堂吗?老头子没有太多家底,但家中人口足,建学堂时你招呼一声,我带着全家一起来干活,就希望到时候能让我孙儿去听一听课,也认两个字回来。当然,束修什么的我们也会给。”

    “你这老头!想一家把事干完?章树啊,我和这老头也是一样的想法。”

    “是啊是啊,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村民们纷纷开口应和,这话,就像开渠放水,只要有个引子,水流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章树看时机成熟了,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众位乡亲们,大家先安静一下。其实这事我本来也考虑了一下,但又怕拦了各位的财路,所以没有开口。”

    “但今天听大家一席话,便知是我想左了。大家伙都在卯足了劲为子孙后代谋福利,那我章树也不能拦着大家。”

    “这样吧,学堂的事,既然是我开的头,那么我也会负责到底。到时候大家伙来干活,该给多少工钱给多少工钱,一点都不含糊。等学堂建好了之后,大家就带孩子上门来,至于束修,我问问夫子的意思,想必也花不了太多钱。大家就先来把名字等一下,到时候好安排桌椅。”

    章树这一席话可说到大家伙心坎里去了,为什么今天要跌出老脸去呢?还不是想为子孙谋点福利。大家都觉得,不怪人家章树能发家,这么敞亮的人,他不发财谁发财?

    李木槿去房里将文房四宝拿出来,“大家不要慌,一个个来。福伯您先来。”

    福伯昂首挺胸走上去,“我家孙儿叫张大成,今年正好七岁。”

    李木槿点点头,在纸上写上张大成的名字。他的字不算好看,但在村民眼里已经不得了了。

    这木槿哥儿之前在村里也不是特别出挑,现在又会写又会算的,已经超过村里其他哥儿好多了。他们家要是能出一个认字的,到时候全家都沾光。

    李木槿把来他们家的名字都登上了,大家就回去准备了。李木槿捧着纸算了算,“阿树,一共来了二十个孩子。村里起码有三十五六个十二岁以下的孩子。”

    “无妨,他们既然不上门,我们也就当做不知道。除了大宝和村长家的两个之前就说好了之外,其他人就暂且推了,就说坐不下了。机会都摆在他们面前了,连试一试都不敢的,那就算了。”章树的心也摆正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心软。如果连这点面子都不出,那还提什么读书。

    “嗯,”李木槿点点头,看了看在里面和弟弟玩的章千金,再过两年,千金也要去上学了。

    学堂正式动工的这一天,章家按照惯例杀了一头猪请客吃饭,他家的猪配种之后生了小猪,如今也养了五六个月大了,正是肉嫩的时候,吃的大家直吧唧嘴。

    马大娘和她妹子又重新回来帮忙了。而余小六俨然已经是章家的外管事一样的人了。他负责去各处的田地里巡查,要买什么东西都是由他去办的。这不,他刚带了村里原来的几个混子去把砖块拉回来,章树就又有事情交待他了。

    余小六对这样的生活很是满意,本来他个子不算高,在章家的这几年好吃好喝的供着,他的个子也拔高了一大段,人也健壮了许多。现在要让他去清淤的话,绝对不会像以前一样只能等死了。

    鞭炮放过以后,大家开始干活了,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的,劲头比谁都足。以前是帮别人干活,现在他们可是为了自家的娃儿忙活。

    眼看着学堂一天比一天更完整,大家心里都有些激荡,泥巴地里滚着的几代人总算能出一个读书的了,这机会可难得,要是不认真读书的娃儿,那回家竹板烧肉是天天都有的吃的。

    八月初,学堂就已经建好了,只等桌椅板凳什么的做好搬来就行。

    这学堂就是一座房,一共隔出了四个房间,其中两个是读书的地方,准备分出启蒙班和进学班。

    启蒙班就是教一点基础也无的孩子拿笔识字的。而进学班就由先生挑选,在读书上面有天份又勤快的孩子,为以后考童生做准备的。

    其他两间是卧房,为的是万一又请了一个先生,到时候人没处住。这两个卧房都是分前厅和正房的,别说一个人,就是一家人住也够了。学堂右侧过去一点还建了个小厨房,到时候冬天冷了,谁家有空就在这里煮点热汤什么的给孩子喝,毕竟读书也是一件伤神的事。

    八月十五这天,章树的马车不声不响地从县里接回来一个人,对于这个看起来普通的老头,大家都心存敬畏,这可是他们以后的夫子呀!

    有一句话叫做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先生看起来一把胡子,一看就是有学问的。

    其实章树也放了心,这黄先生年纪大归大,但饭量一点不含糊,顿顿都是两大碗,瞧他的样子就不像个短寿的。

    过了仲秋,桌椅板凳什么的也齐全了。章树又上县城去买了一套三百千,几十只毛笔,几十块墨块还有砚台。

    现在刚开始学写字,他们用的是粗边纸,章树买了四刀纸。先生用的宣纸,他也买了一刀。就这些,零零总总花了他二十几两银子。果然这读书花费大。

    黄先生看他买回来的这些东西,心里十分喜悦,一看他这架势就是认真办学的。要是那目光短浅,舍不得这舍不得那的,他老黄也待不久。

    他让章树去把他那两个箱子打开来,章树依言去办,发现里面竟然是满满的两箱子书,这可是一大笔财富啊!

    章树喜出望外,这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