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有些犹豫:“可是,我在这里也留不了几天啊,那家具也得费上好几天呢。”
张二舅娘笑开了:“你这傻孩子,那木头可以运回到镇上去啊。你若是嫌那木头长了,到时候砍成半截,只要不做床柜子那样的大件东西,短点也无妨,你说呢?”
苏玉叹气道:“白拿村里的木头,我心里总是不安。”
张老太闻言,说道:“这样,二妞,你去张木匠家买些现成的,他家的东西实在,经用,也不贵,到时候让他给你拖到镇上。”
张二舅娘却道:“张木匠不在家吧,这时候,他也该在水库啊。”
张老太道:“他婆娘不是在家吗,跟他婆娘买现成的不是一样吗,他婆娘是个实在人,不会抬价的。”
苏玉看了白凡一眼,白凡说道:“咱们去看看吧。”如果那家具真是又便宜又实用,那他也不用费这工夫去制家具了,反正,他来苏家主要是学醋的,制家具只是帮帮忙,若是用不上,他自然不会多事。
张二舅娘站了起来,笑道:“好,那咱们去吧,我去将小桃叫过来,娘,让小桃陪着您。”
张老太略一皱眉:“那青儿媳妇跟小露呢,咋不露面,总是躲懒。”
张二舅娘张嘴解释道:“青儿媳妇在给张小露帮忙绣东西呢,我也不知道咋的,娘你若是真想见她们,我这就去把她们叫过来。”
张老太听到这话,却是不耐烦的摆手道:“算了算了,我一个老婆子,也没啥好见的,那小露若是拧起来,我都吃不亏,我还想多清静些时候呢。”
张二舅娘道:“我去外面将小桃叫回来。”她说完便出了屋子。
张小桃不在家,还在外面跟村里的小姑娘玩呢。
没过多久,小桃就被她娘从外面叫了回来,她见着苏玉便是一通高兴:“二妞,你咋来了,这可真好。”
苏玉笑道:“等会回来陪你说话,现在我们要去张木匠家瞧瞧。”
张小桃听到这话便嚷道:“娘,我也要去。”
张二舅娘瞪了她一眼:“你去啥,你在家里陪你姥姥说会话,我们很快就回来。”
张小桃扁扁嘴。
张老太见状,不忍道:“小桃她娘,你就让小桃一块去吧,我一个老婆子没事,哪里需要人看着。”
张二舅娘坚决摇头道:“不成,这孩子不能惯她,这一天到晚在外面,都玩野了,小桃,以后不许出门,给我老实在家好好呆几天。”
张小桃撅着嘴。
张二舅娘毫不留情的说道:“这嘴巴撅得能挂油瓶了,你这样胖,脸成都大饼了,还使性子,以后谁受得了你?”张二舅娘是怕苏玉嫌弃小桃当大嫂,张二舅娘并不知道苏阿娘根本就没跟孩子说这事。
张小桃眼睛都红了,她把头埋进了张老太的怀里。
张二舅娘说完才觉得自个说错话了,唉,算了,她一个大人,哪里好跟孩子送歉,算了算了,她不说就是了。
她对苏玉说道:“别管小桃,咱们走吧。”
苏玉有些担心的看着张小桃:“小桃姐是不是在哭啊……”
张小桃声音闷闷的传来:“我没哭,我就是难受!”张小桃说完一下子坐了起来,她瞪着她娘道:“我哪里不想瘦,可是这喝口水都胖,我让你咋办?”
张二舅娘白了她一眼:“放屁,你明明就是吃太多,还以为我不知道。”
张小桃鼓了鼓嘴,没再说话了。
张老太赶张二舅娘道:“好了,别跟孩子呛声了,赶紧带着二妞去张木匠家吧,这都啥时候了,还在家。”
张二舅娘叹了口气:“娘,就是你们太惯着她了,才养成她这疲懒的性子。”
张老太眼睛一瞪:“说让别说听不到啊,赶紧走。”
张二舅娘无奈的出了屋子,苏玉跟张老太说了一声,也跟了上去,白凡跟高平对视一眼,也跟在苏玉的身后走了过去。
四人就这样出了门。
走了一段路,张二舅娘指着前面门口有颗儿树的说道:“前面那家就是,瞧见没有。”正说着,旁边却是走过了两个人,其中一个看到苏玉,却是站住了。
苏玉扭头看了过去,她一怔,竟是苏大伯娘。
苏大伯娘看到苏玉,笑眯眯的开了口:“二妞,你家搬到哪去了,可让人好找,我家桂花就下月就要成亲了,你们家却是不见人影,我想通知都没地说去,还好在张家村碰着了。”
苏玉冷淡的说道:“照理说咱两家是不需要走动的。”
苏大伯娘对旁边那妇人笑了笑,说道:“瞧瞧,这就是我二弟妹养出来的闺女,唉,还是没男人在啊,闺女都不懂事,也不懂得尊敬长辈。”
旁边那妇人是张秀才的婆娘,她是个大方脸,眉眼倒是挺正的,不过眼角的细纹却是不少,还有鼻边的法令纹也重得很,看着有些刻薄。
她的眼睛在苏玉的身上扫了一下,之后就扭头对苏大伯娘说道:“既然这样扶不上墙的亲戚,你就别走动了,我可不想让这样的人沾我家的光。”
苏大伯娘点头道:“说得也是,既是这样,那成亲那日我就不叫她那一家过来了。”
张秀才的婆娘点点头:“这才是正理。”
苏大伯娘幸灾乐祸的看着苏玉,说道:“哎呀,既然桂花的婆家不愿意见着你,二妞啊,你跟你娘就别过来了。”
苏玉却是嗤笑一声:“大伯娘,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就算你用八抬大轿请我,我也不会去的。”
她说完,便对张二舅娘说道:“舅娘,你说说这人奇怪不奇怪,明明是自个巴上来的,非赖着跟我说话,倒像是占了便宜似的。”
张二舅娘看着苏大伯娘两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张秀才的婆良脸都绿了。
苏玉又道:“舅娘,咱们走吧,免得人家又非缠着我说话。”
张二舅娘憋笑道:“好,走。”白凡跟高平却是打量了苏大伯娘两人好几眼,这才跟着苏玉一道离开。
等离那两人有些远了,苏玉这才开口:“奇怪,怎么会遇见她们?”
张二舅娘指着张木匠右边第三家的青砖大瓦房道:“那是张秀才的家,他们离得近,咱碰上不奇怪。”
苏玉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她忽然又问道:“这样说,那张秀才的儿子病好了?”
张二舅娘略有些犹豫:“说是好了,不过他没去水库,也没怎么出门,我们跟他家不熟,并不清楚是不是彻底好了。”
苏玉闻言,便不再问了。她本想将死猪肉的事跟苏大伯娘说的,可是瞧大伯娘这模样,还是算了吧,反正她告诉栓叔了,等栓叔告诉里正,里正就会告诉村里的,不过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苏玉本来准备就这样算了的,可是脑中却突然浮现了苏老婆子送东西给小宝的一幕,她咬咬牙,忽然回头,对苏大伯娘喊道:“大伯娘,你回去告诉奶奶,村里那八文一斤的猪肉不能吃,那是从南边过来的病死的猪肉。”
苏大伯娘微微一愣。
张秀才的婆娘皱皱眉:“那丫头在说什么?什么病死的猪肉?”
苏大伯娘心里一紧,说道:“没事,那死丫头在瞎说呢,谁知道她在说什么,她以前是个傻的,这病时好时坏,你瞧瞧,刚刚暗里骂我呢,这又自个跟我说上话了,谁知道这疯孩子想干什么呢。”
张秀才的婆娘这才放心:“我还以为你送到我家的猪肉是死猪肉呢。”
苏大伯娘赶紧说道:“怎么可能,我一个村都买了,早上杀的新鲜猪肉,不信你晚上去煮煮,红烧最好,那叫一个香啊!”
张秀才的婆娘笑道:“肉哪有不香的,我良木也是奇怪,不爱吃肥肉,非要吃那一点滋味都没有的瘦肉,你这次算的肉多,肥的瘦的都有,能让他吃个够了。”
苏大伯娘笑得格外开心:“女婿是读书人,这读书人跟我们这样的就是不一样。”
张秀才的婆娘道:“谁说不是呢。”
苏玉多了一句嘴之后,就跟着张二舅娘去了张木匠家,再也没提过那死猪肉的事,她那样一说是求个心安。
张二舅娘悄悄问苏玉:“你苏家村的人还不知道这事啊?”
苏玉道:“我跟栓叔说了,叮嘱栓叔去跟里正说,这事是急事,里正晚上肯定会跟大伙说的。再说了,我说的话肯定不如里正的管用,还不如里正说呢。”
张二舅娘一听是这个理,点头道:“说得也是。”
张木匠的媳妇姓柳,人称柳嫂子,柳嫂子看到张二舅娘带着三个眼生的人进院子,就迎了上来,问道:“夏嫂子,你这是?”
张二舅娘本姓夏,村里比张二舅小的都喊她夏嫂子。
张二舅娘笑道:“这是我外甥女,我带着她过来看看书桌,柜子啥的,小柳,你这有现成的不?”
柳嫂子听到这话,喜道:“有,有。”
张二舅娘道:“我们不要刻东西的,要便宜的。”
柳嫂子听到这话,笑得更开心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家那位最近忙得很,书桌柜子啥的都来不及刻花呢,都在南屋摆着,走,我带你们去瞧瞧”
柳嫂子带着苏玉四人进屋了,柳嫂家南屋是最大的,通风又好,专门摆家具的,苏玉在屋里转了一圈,指着两个干净光滑的书桌问道:“这个怎么卖?”
柳嫂子咬咬牙,说道:“算你七十个铜板吧。”
张二舅娘不干了:“这你还没雕花呢,光秃秃的,哪里值这个价?”
柳嫂子苦笑道:“这木头可是好木头啊。”
张二舅娘指着村那边的山说道:“再好的木头还不是去山上砍的,只需花人力,又不需要银子,你可别哄我。”
柳嫂子叹气道:“好,这样,六十文,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