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扶苏最强暴君

第18章 南阳大灾!


    次日早朝。
    手捧锦盒上朝的扶苏自然是吸引了一众大臣的目光。
    “这长公子……又在搞什么名堂!”
    “哪有人上朝捧着个锦盒的?”
    正当大臣们议论纷纷时,一旁的胡亥脸上的表情却是惊疑不定。
    “我这……大哥竟然还活着?”
    “难不成那胜七没有按照约定对他下手?”
    胡亥全然没有想过纵横七国的剑谱高手、剑圣盖聂出手才将其擒下的黑剑士胜七,此刻已经尸首异处!
    刚在龙椅上坐稳的秦皇便注意到了殿下扶苏手中捧着的锦盒,出声问道。
    “扶苏啊,今日上朝,为何还带上一只锦盒?”
    在殿下等待多时的扶苏忙挺身出列:“启禀父皇,这锦盒中装着的是一件礼物,于昨晚刚刚获得,准备今天上朝时献给父皇您的!”
    “哦?什么礼物?献上来给朕看看?”
    秦皇听到扶苏这话,心中的好奇心被勾起,轻笑出声,吩咐手下的高公公从扶苏手中接过了锦盒。
    殿下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锦盒之上,他们都十分好奇,扶苏究竟准备了一个什么样的礼物!
    “砰!”
    高公公轻轻打开锦盒,却引得在场所有人直直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那六国罪犯胜七?!”
    “他怎么死了?”
    “长公子疯了吧,将一个罪犯的头颅当做礼物送给陛下?!!”
    臣民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不禁在底下议论纷纷!
    而此刻,扶苏身旁的胡亥却是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
    “胜七……的头?”
    “他竟然……被杀了?!”
    “怎么可能?他可是大宗师实力的高手啊!扶苏身边有谁?区区一个屠睢也不过宗师水平吧?怎么可能竟然能反杀胜七?!”
    胡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看来,动用胜七击杀扶苏,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绝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殿堂之上,秦皇嬴政征战沙场,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此刻神色到没有什么异常,只是端详了片刻胜七的头颅,认出后开口问道。
    “他不是在噬牙狱中关着呢吗?为何你手中会有他的头颅啊?”
    嬴政有些疑惑,开口问道。
    “回禀父皇,此獠不知为何竟然逃出了噬牙狱!”
    “昨夜儿臣正在府中酣睡,他竟然偷偷摸上门来!”
    “于是,在儿臣一众手下的合力围剿之下,此獠被成功诛杀!!”
    扶苏恭敬地跪下,开口回答道。
    听到扶苏的解释,众臣再也忍不住了,殿下炸开了锅,各抒己见。
    “长公子说什么?我耳朵里面最近耳屎颇多,我没听错吧?”
    “假的吧?!长公子究竟什么怎么做到的?!”
    大家第一反应是震惊!
    这么一位令六国头疼不已、纵横天下的剑谱第十一名的大宗师高手,刚从噬牙狱中逃出,竟然便栽在了长公子扶苏手中!
    “我的天呐!这胜七也太恐怖了吧,我们大秦的噬牙狱可是号称七国之中最牢固的监狱,多少穷凶恶极的罪犯进去之后便再也没有出去过,他竟然逃了出来?”
    有人注意到长公子之前所说的话语,不知道内情的他不禁感慨胜七的实力。
    “长公子才更加恐怖呢!这胜七如此凶残,却仍然惨死他手!”
    有人反驳他,吐槽长公子。
    “哪能这么说!依照着胜七的秉性,若是任由他逃出噬牙狱,只怕在我大秦境内又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长公子此举,是为民除害啊!”
    “但是长公子这诛杀也就算了,还单独割下头颅拿到朝堂之上,未免过于残暴……”
    “叮!御史王潇感慨于你的残忍,暴君值+999!”
    “叮!宗正萧炎感慨于你的残忍,暴君值+499!”
    听着耳边大臣们的议论声和不断刷新的暴君值,扶苏心中一阵愉悦,其实好好薅一薅大臣们的羊毛才是他这次献上锦盒的主要原因。
    就在群臣议论纷纷时,殿外一声急报,一名情报人员飞速奔入大殿之内。
    “启禀陛下,大事不好!”
    “南阳郡守罗坤发来急报,南阳当地部分县内发生蝗灾,夏季作物颗粒无收!!”
    此话一出,原本闹哄哄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大秦的铁骑、强弩一直都是老秦人的骄傲,也正是凭借这,秦国才得以横扫六合一统华夏。
    但是这农业方面,却一直是他们的一个心病,秦国乃至六国的农耕水平都并不发达,即便是没有天灾人祸,也不能保证人人能顿顿吃上饱饭。
    至于现在,这一场蝗灾更是宛若天灾,直接将当地居民推向深渊!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对策?”
    秦皇挥挥手示意高公公将锦盒拿下,眉头紧锁,向着殿下群臣发问道。
    丞相李斯手持玉圭,挺身出列:“启禀陛下,依微臣之见,只需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
    “只需撑过三季,待到今年冬种明年春收,这件事便可轻松解决!”
    “我认为此事不可!”
    李斯话音刚落,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杨光便站出来厉声阻止。
    “多年来的战乱加上我们农耕本就落后,一旦调出国库存粮只怕军队那边军粮存粮就堪忧啊!”
    治粟内史负责管理国家存粮,这一块自然比李斯要清楚得多。
    “那该如何是好?难不成就这么让我大秦的子民在蝗灾中饿死不成?”
    秦皇一声叹息,眉头紧锁。
    “陛下,可否尝试从各地储粮中征集调用一部分来支援南阳郡?”
    又一位大臣出列,献出一条计策。
    “如今各地驰道还没有建设完毕,若是等到从各地调集运输,只怕南阳的灾民早就饿死了!”
    没等嬴政回应,治粟内史杨光便摇摇头,将这一决定否定了!
    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僵持之中……
    就在秦皇与群臣急得抓耳挠腮之际,一道听上去憨憨的声音响起。
    “启禀父皇,依儿臣之见,当务之急是缓解灾情,让当地的百姓能有口饭吃!”
    “我们咸阳通往南阳的驰道已基本修建完毕,倒不如从我们咸阳运粮过去,先解那燃眉之急!”
    “后面再徐徐图之,就近调取多余粮食,支援当地!”
    众人将目光投向声音来源之地,发声之人正是十八世子胡亥!
    只见他睁着大大的眼睛,站在殿前慷慨陈词。
    “这自然是个好办法,但是治粟内史杨光大人已经说了我们国库之中已没有余粮!”
    “若是强行调用军粮,部队军粮将会不够,从哪里来的粮食调往南阳呢?”
    秦皇皱着眉发问道。
    “以儿臣之见,我们咸阳城内富商可是不少,不如发动一场募捐,将获得粮食用以赈灾!”
    “但这或许依然不够,因此,我建议我们朝中大臣、王侯公子也响应这场募捐,捐出存粮,先解南阳灾区的燃眉之急!!”
    胡亥昂首挺胸,讲出了自己的计划。
    “这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殿下,丞相李斯闻此言,直接拍手叫好!
    “嗯,不错不错!”
    秦皇听到也是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见得到嬴政的认同,胡亥憨憨一笑继续道:“儿臣愿意先做代表,捐出粮食两百石!”
    见胡亥表态,在场支持他的大臣们也不含糊。
    “我也愿随十八世子一同为国出力,捐出两百石!”
    “我捐一百石!”
    “我捐一百五十石!”
    就在群臣纷纷选择捐款时,胡亥笑眯眯地来到扶苏身边,用一个众人都能听到的声音道:“早就听说哥哥你宅心仁厚,体恤百姓!”
    “今天这种情况,您怎么一直沉默不语,依我之见,您少说也要捐个一两千石吧?”
    胡亥此言是故意出言调侃扶苏,大秦上下谁不知公子扶苏清正廉洁,开销甚少,府上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一两千石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