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145章 英雄归来


    看着汪宝儿一脸不知所措表情。
    张新微笑道:“东周先生走的时候,跟我聊到你,夸你是才子佳人。
    说三年之内必定再来三和城,八抬大骄迎娶某人。”
    汪宝儿大囧,小脸瞬间绯红。
    看着少女羞却模样,张新心里好笑。
    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到,先把汪宝儿拴住再说,免得汪松明把她早早嫁出去。
    或许未来会发生小鱼吃虾米、大鱼通吃的事情呢?
    汪宝儿害羞问:“他真是这么说的吗?”
    “当然,骗你作甚。”张新一本正经回答。
    汪宝儿小脸激动,“谢谢你传话,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
    “感谢就不用了,”张新话锋一转道:“你能不能每天抽两小时过来教这些孤儿识字?”
    “...”
    汪宝儿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便答应下来。
    “张大哥,那我呢?”郑舟漫表情期待问,“我做什么?”
    “你帮我收税...”
    1936年4月1号,正式要和殖民政府交割税务工作。
    由公转私。
    今天是2月28号,还有两个月时间,是时候提前准备起来了。
    郑舟漫识文断字,做为旧时代女性,对男人夫唱妇随,这么好的小妞为什么要浪费?
    “收税?”
    郑舟漫极度怀疑自己能力,道:“蔡小景会不会比我做的更好?”
    “不会,”张新道:“这件事情你做,如果做不好,我就把你还给岳母大人。”
    前世许多段子,总是要把媳妇还给丈母娘,张新开玩笑、脱口而出。
    没想到郑舟漫当真了,差点被吓死,心里想:‘这要是被还回去,脸往那放?’
    “是。”郑舟漫微微屈膝问,“我该怎么做?”
    “中爪哇省全部有29个县、7个县级市。
    7个县级市只要保本就行,你需要在另外29个县身上每年赚到本金的3到6倍利润。”
    郑舟漫眨眨眼睛,试着问:“本金是多少?”
    “小本子用100万盾拍下农业税承包权,平均每个地方2.7万盾。”
    “...”
    郑舟漫提醒,“张大哥,像‘巴蒂’这样山多地少的穷县,很难赚到钱。”
    “巴蒂很穷吗?”张新反问。
    “是的,老百姓很穷,衣不遮身、食不裹腹。”
    张新摩擦着下巴,“有个叫胡元的同乡,他之前想承包一个县的税收权,照顾他一下,就把巴蒂县分给胡元,承包费8.1万盾每年。”
    2.7*3=8.1万盾。
    “...”
    郑舟漫看不懂、猜不透张新在想什么。
    做为承包人,不仅要把8.1万盾成本赚回来,还要赚到属于自己的利润。
    特别说明的是,做为纳税人,本身就要负担属于殖民政府税金。
    也就是每丘地纳税5盾。
    以后,他们还要负担私人收税人的承包费和利润。
    老百姓还有活路吗?
    “...”
    郑舟漫今天才意识到,张新和那些开大烟馆、赌坊的老板、还有自己父亲,同是一类。
    张新则相反,今天发现,郑舟漫是个有爱心的好姑娘。
    收她当妾,没有早前想的那么糟糕。
    “我会给你派来35人,派他们去当收税官,把任务指标压下去,到明年4月份,完成利润指标的有奖励,没有完成利润目标的、包括你,都要抽鞭子!”
    “是...”
    郑舟漫身体轻颤屈膝,感觉自己掉进狼窝里了。
    “不要让我失望哦~”
    临别前,张新揉了揉郑舟漫的秀发,以表亲近。
    实际差点把郑舟漫吓死。
    想想他父亲的手段,她以为张新也是狠人。
    误打误猜,还真被她猜对了,可惜没奖励~
    目送张新离开,女人目光复杂。
    汪宝儿同情地看了好朋友,劝道,“在西方世界,离婚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也可以,不用担心被挨打。”
    “我娘告诉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猴子满山跑...”
    心里,郑丹漫还怕被浸猪笼。
    ...
    张新知道把土人逼疯的后果,为什么坚持走前辈老路?
    原因有很多。
    第一原因是为了赚钱。
    除了最开始四个月,张新本本份份靠做生意赚钱,后来发现抢钱更过瘾,从此以后彻底放飞自我。
    现在的情况是泗水、三和城都抢了,以后再想抢会很难。
    没钱可不行,车间现在还处在发育阶段,想赚钱还遥遥无期。
    得开辟新财路。
    第二原因,张新和小本子主动降利息的想法一样,都是为了建设爪哇。
    中爪哇省约有1000万土人,他们大多居住在大深山里,需要用一种残忍手段把他们逼出来。
    逼到城市里,也就是7个县级市。
    他们是劳力、是工人。
    大量土人挤进城市,会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结果是繁荣城市、吸引投资、推动工业进步。
    爪哇早晚是自己的,张新完全有理由这么做。
    第三原因,土人离开故土后,会产生许多大地主。
    其中最大的地主是谁呢?
    想想是谁把土人赶走的。
    总之,粮食安全要握在自己手里,可不敢任由殖民政府瞎折腾。
    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事情。
    根据政策引导,农民都去种大麻、可可、烟草、糖、咖啡...等等高经济价值农作物,没人种水稻了。
    粮荒说来就来。
    心里想着事情,张新突然看到陈光迎面走过来。
    心里顿时一喜!
    这是一个可爱青年,这段时间张新想死他了!
    “师兄,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张新激动问。
    “前天。”
    “你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你走了以后,我非常后悔让你去小本子国家冒险。”
    当时三言两语把陈光忽悠去了小本子。
    心里多少有一丝愧疚和不忍。
    陈光抱拳道,“还好有惊无险,幸不辱命,我们杀死了石原莞尔、横山勇,绑回了山崎新兵卫和堀越三郎。”
    闻言张新眼睛瞪的滚圆。
    了解前世历史,深知在小本子、本土刺杀有多么困难。
    难度堪比登天。
    因此,陈光那怕只杀一个人,那怕只能绑一个回来,都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没想到陈光完美完成任务。
    他经历了多少风险、又经历多少次生死,用脚肢也能想到。
    想到这里,张新后步一步,前手前抱,深深朝陈光一躬。
    “师兄大恩,师弟没齿难忘。”
    陈光连忙上前扶起张新,“师弟是为了抗日,我也想抗日,谈不上与谁有恩。”
    “不管如何,师兄这次都是帮了大忙,间接地、深深地打击了小本子,千秋万代、功大过天。”
    张新绝没夸张,石原莞尔、横山勇这两个人在入侵唐山过程中,承前启后、作用巨大。
    加上被自己打死的森木五郎。
    这三个小鬼子死掉,间接会减少许多唐山人死亡。
    更何况,绑回了山崎新兵卫和堀越三郎,两年后小本子有没有零式战机,得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