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21章 南县小吃


    这不是欺负新人。
    黄大山、沈得住、蔡亚,包括张新自己,每天也都是同样工作时间。
    虽然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但张新知道,他们其实只有一个选择。
    周福、李浩两人先后抱拳,“我们愿意跟着张大哥干活。”
    带三人穿过城区,来到位于唐山商业街的店铺。
    黄大山、沈得住、蔡亚、蔡小景、何幼娘五人正在后厨制作明天新店营业、摆摊需要的食物。
    没想到蔡小景、何幼娘还在,张新催促道:“何姨,小景,还有一小时天就黑了,你们赶紧回去。”
    三和城还是挺乱的,除了城中心两条街有电、有夜间活动,外围天黑后,一般没人出门。
    据说跟在郑舟漫身边的婢女周新会,之前也是富有人家。
    被歹人夜里入户劫财,失去父母,这才沦落到为人婢女的地步。
    蔡小景、何幼娘知道晚上不安全,洗手后离开。
    “沈得柱、黄大山、蔡亚,”张新指向三个新人,介绍道:“杨黄狗、周福、李浩。”
    杨黄狗、周福、李浩做为新人,挨个和三个老员工打招呼。
    “张大哥,明天怎么分工?”沈得住问。
    “大山,你带蔡亚、周福、杨黄狗去银行门口摆摊,从明天开始你的工资涨到30分每天,把你的责任担起来。”
    黄大山兴奋地跳起来,“是东家!”
    30分也就是3角盾,正常苦力一天赚20分。
    摆摊也是辛苦活,工作时间更长,好处是包吃包住,赚的都是纯利。
    几乎没有花费。
    现在又升职加薪!
    ‘把挣的钱都寄回老家,以后父母在村里也是有面子的人了!’
    黄大山心里如是想。
    张新又道,“阿住你带李浩守店,也是从明天开始,你是店掌柜,工资也涨到30分每天。”
    “谢谢东家!”
    沈得住抱拳躬身。
    杨黄狗是经他哥介绍过来的,对张新接受度很高。
    但周福、李浩是临时加进来的,原本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看到前辈在自己面前升职加薪,心里踏实很多,也有了奋斗目标。
    之所以这般分配,是因为摊位生意已经成熟、客户多,需要伙计多。
    新店刚好,需要有个过程,生意不可能一下子很好,两个人足够。
    至于新店卖什么食物?
    看招牌就明白。
    ‘南县小吃’
    张新是唐山郡、安南县人,这个名字应情、应景。
    ‘南县小吃’特点和前世一样。
    鸡腿、鸭腿、卤蛋、照汁、米饭...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一直保持温热着。
    客人点单后,厨房直接现搭、现配,十秒就可以上桌。
    不同的是,张新根据三和城的食物供给量,把猪排饭换成各种鱼排饭。
    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价格和摊位上的食物一样低廉。
    一份鱼排饭,半斤量鱼肉、加一勺照汁,米饭无限续加,这么一份的价格是5分。
    利润虽然很低,如果定6分,会吓走很多这客人。
    次日凌晨四点。
    小伙子们从地板上爬起来开始工作。
    和之前不同,从店里到西方商业街距离近了一倍,路面全都是石板路。
    再也不用一边填坑、一边艰难推车。
    轻松两倍不止。
    张新跟着平板车来到银行门口,摆桌子、立帐篷...开始一天工作。
    这时傍边摊主冯大用的女儿走过来。
    和往常不同,她今天手里没有拿包子,张新主动把她喜欢的鱼丸递到过去,“早上好小花。”
    “哥哥早上好,你们今天来的比昨天早。”
    冯小花一边咬鱼丸、一边说话。
    张新感到好笑,“你没有手表,怎么知道我们今天比昨天早?”
    “之前你们来的时候我爹总是已经蒸好包子,今天才刚刚开始蒸。”
    张新挑了挑眉毛,女孩挺聪明的,看向她父亲笑问:“冯大哥,小花什么时候上学?”
    “上学?”冯大用愣了一下,解释道:“按年龄她明年就能上学,不过你不知道吗?殖民政府禁止唐山人小孩进入当地学校读书。
    “...”
    不知道其他人听到这个政策是什么感觉,张新第一感觉是愤慨!
    难怪蔡亚总是在家里学习、写字。
    之前根本没想到有这么一条歧视性政策。
    “没关系冯大哥,我们唐山人可以自己开设学校,小花会进学校读书。”
    冯大用点点头,“听说首都加达雅有唐山人开办的中小学,专门接收唐山人学生,希望三和城也能早点有这样的学校。”
    两人没聊几句,张新很快迎来第一波客人。
    是几个刚刚巡逻结束的飞车国士兵,各要了一杯咖啡和两串鱼丸。
    做为外来者,张新感觉自己心里很变态,他既不喜欢本地土人,也不喜欢这些老外。
    可这里明明是土人的土地、家园。
    也是飞车人殖民了三百年的地盘。
    但是!
    早在15世纪,三保就多次来到三和城,这里也是唐山人的地盘!
    送走六个士兵,第二波客人是位身高一八米、身强体壮的苦力。
    这么高的个子,在这个年代简直比熊猫还稀奇。
    其举止迟疑筹措,语言难为情道:“老板,我可以要一份米饭,早上吃一半,中午来吃另一半吗?”
    一般来说这种干活的实在人不会来占小偏宜,除非遇到过不去的坎。
    不加思索,张新爽快应道,“当然,请后面坐。”
    对于前世人来说,一顿饭吃半斤米能吃撑,放在这个年代仅能吃个半饱。
    何况对方从事的还是体力工作。
    张新从蔡亚手里接过餐盘、汤勺,往盘里盛了约八两米份量的米饭,上在浇上一层厚厚的照汁,立马一股香气迷漫!
    张新的行为被黄大山、蔡亚、杨黄狗、周福看在眼里。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九点左右,尼亚·戈麦斯踩着点过来喝咖啡。
    女人每天换着不重样的衣服,每一件都那么亮丽,还真是爱美~
    “张新,你知不知道郑老板打算投资炼钢厂和造船厂?”
    “听说过。”
    “那你知道,他把三和城所有银行资金差不多都借空了吗?”
    “...”
    “他是怎么做到的?银行不会冒风险吧?”
    “郑奕住明明可以用信誉贷款,但他坚持使用抵押物,几乎所有银行都给了他抵押物100%的贷款比例。”
    张新咽了咽口水,真特么牛逼!